第230章 早知道能重生的话(第2页)
回程路上,通讯终于恢复。消息如雪崩般涌入:
福建船队再次打捞出三件宋代器物,其中一块木牍上刻有完整星图,与当前九人所在经纬高度吻合;
东北林区的老工人集体签署请愿书,希望将金色树脂制成药膏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并提议成立“老匠人技艺复兴小组”;
新疆铁匠村传来新发现:一名孩童无意敲击铜鼎时,空中浮现的文字不再是祝福语,而是一页失传已久的《黄帝内经》残章,内容涉及“情志致病”与“声波导引”。
更令人震惊的是,内蒙古那个村庄主动派出代表,带着一卷羊皮地图和一口锈迹斑斑的青铜铃前来寻访。据领队老人说,自从停止仪式后,村民并未感到失落,反而有种“完成使命”的平静。而那晚最后一声铃响之后,盲眼鼓师醒来便能视物,虽视力模糊,却坚称看到了“一群发光的人牵着手走向山外”。
“他们在等我们回去。”南南看着手中青铜铃,指尖轻抚铃舌,“这不是复制品。它的材质……和母体水晶同源。”
周小宇凝视远方起伏的山脊,忽然问道:“你说,如果我们从未出现,这些事会不会依然发生?”
“会。”才旺的声音从车载电台传出,“只是会慢一点,像种子埋在冻土里。你们做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帮人们记起自己原本就会的事。”
抵达疗愈森林当日,正值秋分。
按照传统,村民们举行年度“归藏祭”,将一年来收集的落叶、旧物、病患剪下的指甲与头发一同焚化,寓意告别过往,迎接新生。今年不同的是,九枚晶核被依次安放在祭坛九角,由南南主持开启“星链协议”首次试运行。
仪式开始前,周小宇召集所有传承者召开最后一次线下会议。
“星链协议不是为了限制谁,”他对众人说,“而是为了让每一次使用都成为一次选择,而不是冲动。我们要让世界知道,力量可以温柔流转,而不必非得握在手里。”
龙梅点头:“我已经联系牧区学校,准备开设‘情绪共鸣工作坊’,教孩子们识别内心波动,避免未来再有人因悲伤失控而误触能量。”
阿迪力举起手机:“我在推特和抖音同步直播今晚的仪式。不管外面信不信,至少让他们看见我们在认真对待这份责任。”
当夕阳沉入山巅,祭火点燃。
九人围成圆圈,手拉着手。周小宇取出青瓷瓶,轻轻打开瓶塞。其余八人也相继取出各自晶核。刹那间,蓝光交织升腾,在空中织成一张流动的网,如同银河垂落人间。
南南闭目吟唱,歌声清越悠远,仿若来自大地深处。随着旋律推进,晶核逐一离地悬浮,彼此环绕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最终融合为一颗浑圆光球,静静悬于祭坛上方。
“星链已启。”才旺低声宣布。
光球缓缓分裂,化作九道流光,分别射向九人眉心。但这次没有强行注入,而是如春风拂面般轻轻融入。每个人都能清晰感知到,自己不再独占晶核,而是成为整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随时可调用集体之力,但也随时受制于集体意志。
最奇妙的变化发生在归魂花田。
原本只在特定时辰绽放的花朵,此刻齐齐昂首,花瓣完全展开,银光流转间,竟吐露出淡淡的香气。更不可思议的是,一些年迈体弱的村民走近花丛时,身上陈年旧疾隐隐作痛之处竟泛起暖意,仿佛经络被无形之手轻轻梳理。
“它们在进化。”一位赤脚医喃喃道,“以前是我们借它们疗愈别人,现在……是它们主动伸出援手。”
那一夜,许多人都做了相同的梦。
梦见自己走在一条长长的走廊里,两侧是无数扇门。每一扇门后都有人在说话、哭泣、欢笑。他们不必推开任何一扇门,就能感受到里面的情绪,却不被吞噬。有人停下倾听,有人继续前行,没人强迫谁分享,也没人孤独到无人知晓。
黎明时分,周小宇独自走到森林边缘。
他掏出父亲的照片,发现背面的字迹似乎变深了些。他笑了笑,把照片重新贴身收好。
这时,黄秀兰走了过来,递给他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吃点东西吧,今天还有志愿者培训会。”
“您不怪我把事情搞这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