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烽火序章(第2页)
几乎是本能,赵铁柱跟着动作起来。手指早己冻得麻木,却依旧凭着无数次操练刻入骨髓的记忆,迅速完成了上膛动作。
枪栓撞击的冰冷触感瞬间拉紧了神经的弦。
他狠狠地吸了一口混杂着硝烟、泥土和血腥味的湿冷空气,压下喉咙口翻涌的恐惧,猛地将布满雨水的枪管探出垛口。
视线穿过倾泻的雨幕和黑暗的重重阻隔,死死锁定前方那片蠕动的、刺刀闪烁的威胁。食指搭上扳机,冰冷坚硬的金属触感传递出一种原始的战斗渴望。
整个世界压缩成那条狭窄的准星线,呼吸屏住,胸膛里只剩下擂鼓般的心跳在回荡。
“稳住!听命令!”排长嘶哑的吼声穿透雨幕传来。
恰在此时,一道闪电再次撕开黑暗,照亮了城下。
一张年轻的、狰狞扭曲的日军面孔在赵铁柱准星中骤然定格。
那张脸因狂热和雨水而显得异常惨白,充满了陌生的暴戾气息。
食指,猛地扣下!
“砰——”
枪口烈焰在雨夜中喷吐,撕裂静谧,宣告着卢沟桥畔这场注定改变民族命运的战争,以最残酷的方式轰然开启!
同一瞬间,距离1937年宛平城一千余公里外,2025年。
华北平原深处,朱日和基地核心区域的地下深处,时间己接近午夜零点。
军事科学院下属“砺剑计划”核心实验大厅内,巨大的穹顶之下充盈着一种超越时代的静谧。
这里没有硝烟,没有雨水,只有无数精密仪器运行时发出的低沉嗡鸣,汇聚成一种恒定的、如同大地脉动般的背景音。
空气洁净得不带一丝尘埃,恒温恒湿系统忠实地维持着最适宜的物理环境。
环绕大厅,高度超过三层楼、由无数暗蓝色晶体模块组成的量子计算阵列“长城”巍然矗立。
模块内部,幽蓝色的光芒如同拥有生命的星河,明灭闪烁,规律性地流淌、旋转,每一次光芒的律动都代表着难以想象的海量数据正在被瞬间吞吐、运算。
在大厅正中央核心控制台上方,一块巨大的全息投影区域悬浮着。
此刻,那里正精确地同步显示着1937年7月7日深夜宛平城城墙的立体模型。
雨水如注,在虚拟的城砖上冲刷流淌;城外,代表日军进攻部队的无数暗红色光点正无声地、缓慢而坚决地向前蠕动推进,形成一个充满杀伤力的楔形阵势。
城墙垛口后,代表中国守军士兵的细小蓝色光点,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艰难地抵抗着那片涌动的暗红潮汐。
投影边缘,瀑布般流淌着庞大的实时数据流:
【时空坐标:1937。07。0723:48:17(卢沟桥)】
【气象参数:风速8。7ms东北风,降水强度17。3mmh,湿度98%…】
【初始战术推演吻合度:94。6%】
【量子比特占用率:41。7%】
【能量消耗:12。7MW】
黎落站在投影台前,身姿挺拔如同崖畔青松。
中将军衔在特殊的实验室照明下泛着沉甸甸的幽光。
她微微仰头,目光穿透虚拟的雨水和硝烟,专注地凝视着宛平城墙模型上那两个极其靠近、即将发生决定性碰撞的光点。
脸颊线条清晰而冷冽,左耳佩戴着嵌入式的微型军用通讯器,右耳则空悬着——那是数年前一场高强度电磁脉冲实验中留下的永久印记。
控制台的冷光映在她深邃的眼眸里,瞳孔深处仿佛倒映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风暴:一个是眼前全息投影中正激烈展开的历史瞬间,另一个是她脑海中奔涌不息的数据洪流和复杂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