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来仪(第3页)
还差最后一项,禅位。
古往今来,中国人特讲究上位的学问,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传统。比如汉献帝迫于时局禅位,曹丕还要反复拒绝三次才接受;比如赵匡胤身上的黄袍是属下硬给他套上的,他本人对此绝不知情;就连撕破脸登场的永乐大帝登基后也要修改历史,连亲娘都不认了,愣说自己是马皇后所出。
因此,女主上位的武则天就更有必要把表面功夫做足,不仅要反复谦拒,还要民众“自发请愿”,反复劝进,以彰显天命已至,人心所向。
民众是不是自发且诚心的大家不清楚,但当时的一大奇观“有凤来仪”却是一大群人“清楚看见”的,赶忙奔走相告,歌功颂德。
“有凤来仪?在哪儿呢?”太平公主着急地站了起来。
“就在明堂之巅。”上官婉儿道:“公主现在若是过去,应该还赶得上。”
“备车!”太平公主扬声喊道,急匆匆地更衣。
此等祥瑞怎容错过。
二人登上马车,太平才开始将目光落到上官婉儿身上:“上官大人大驾光临,就是为了通知本宫观赏祥瑞?”
“我记得公主以前最爱看热闹了。”上官婉儿为了修复关系低眉顺眼,颇为让着她。
“难为上官大人每天日理万机,还要记得本宫这点小事。”
太平处于一种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呛她的状态当中。但上官婉儿又一次好脾气地忍下了。
太平记得她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她认识的上官婉儿和她母后颇为相似。不一样的是上官婉儿颇会伪装,且好诗文,看着比她们武家人更有文化。
明堂上面确实有一只凤凰,只不过是薛怀义费尽心思弄上去的雕像,活凤凰不知道在哪。
太平下了马车,站在一群叽叽喳喳的百姓中间,质疑的目光望向上官。
上官婉儿:“还是来迟了一步,凤凰一定是飞走了。”
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上前一步,和旁边的百姓攀谈起来,过一会儿就回来了,从容不迫地笑了笑:“凤凰飞去了上阳宫,我们上车吧。”
太平将信将疑地登上马车,一番赶路后又到了上阳宫,这回别说真凤凰了,连假凤凰都没有一只。
上官婉儿又打听了一番。
大臣们说凤栖梧桐乃是吉兆,凤凰一定是在左肃政台的梧桐树上。
太平已经很不耐烦了,但出于来都来了的心态,还是耐着性子第三次登上马车。
梧桐树上没看见凤凰,但树下百官云集,众声鼎沸。
太平转脸看着上官:“凤凰呢?”
“大概又飞走了吧。”
太平公主:“……”
打头的官员口口声声称自己看见了象征着太后化身的凤凰。这时朝堂上传来一声呼喊,“有凤凰!”
顷刻间人去树摇,远远能看见武后的仪仗。
“连母后都来了,这回总不能作假了吧?”太平没好气地说道。但当二人赶过去的时候,只有数万朱雀自东方飞来。。。。。。
“百鸟朝凤!是百鸟朝凤之兆!百鸟已至,说明太后才是真正的凤凰啊!”官员们激动地纷纷跪拜,拱卫着武后的行驾。
太平公主:“……”
谁说男人心思粗,这不细腻着呢,天花乱坠的瞎话张口就来。
非常好的兆头,非常适合登基。
她正思索着,忽然感觉上官婉儿抓住了她的手腕,声音低而激动:“太后将要功成了。”
太平难得地没有吃醋也没有呛她,同样心情复杂地望着那个凤凰来朝的老妇人。看她脸上矜持庄严的微笑,看岁月在她眼角刻下的纹路,看她眼中的势在必得。。。。。。
她情不自禁地问道:“那个位置,就那么好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