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铁打的牛马流水的老板(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看着这竹简,我陷入了沉思。

看来这时代,纸张还没安全普及。

我虽历史不好,但也知道从古至今的女帝只有武则天。

这女帝这般年轻,定然不是武则天。

我想,这大概是哪个架空时代了,不知道活字印刷有了没。

我摒弃了原来那种“经史子集”的大类套小类、越套越迷糊的分类法,引入了更简单的“区域编号+主题关键词”法,这个是现在图书馆管用的方式。

比如,原来标注“甲部三排左五《山河舆图志》”,我给它改成“地理区-A架-03号《山河舆图志》”。

简单,直观,好找。

我还偷偷用炭笔画了个简单的“藏书阁动线优化图”,思考着怎么调整书架位置,能让取放书籍路径最短。

钱公公看我每天忙忙碌碌,不是在擦拭书架就是在竹片上写写画画,摇着头念叨:“年轻人,就是有精神头。”

倒也没管我。

这天下午,阳光透过高窗洒进来,形成一道道光柱。

我正踮着脚,试图把“地理区”最后一个书架的编号标签贴上去,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清泠泠的声音,吓得我差点从垫脚的凳子上栽下去。

“你这是在做什么?”

我猛地回头,心脏骤停。

门口逆光站着一个人,玄色常服,身姿挺拔,不是女帝黄瑶臻又是谁。

她怎么来了?!老板突击检查基层工作?!

我连滚带爬地从凳子上下来,扑通跪地:“参、参见陛下!”

“平身。”她的声音依旧听不出情绪。

她缓步走进来,目光扫过我刚刚贴好的标签,又落在我手里还捏着的炭笔和写满奇怪符号的竹简上。

“这些,是何物?”她拿起一片我写的“索引竹简”,饶有兴致地看着上面混合了阿拉伯数字和汉字的编号。

我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怎么用古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数据库索引”和“动线优化”。

“回、回陛下,这……这是奴婢自己想的一个笨法子。”我硬着头皮解释,“给每本书一个固定的‘住址’,想找的时候,按‘住址’来寻,能快些。”

“‘住址’?”她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琥珀色的眸子转向我,带着一丝探究,“倒是形象。”

她没再追问索引,反而踱步到我对面那个书架,随手抽出一卷书,指尖拂过书面,沾了一层薄灰。

她微微蹙了下眉。

我心里咯噔一下。

完了,卫生没搞好,被大老板抓现行了!

她却没说什么,只是将书卷放回,然后目光落在了我挂在旁边柱子上、那张丑了吧唧的“动线优化草图”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