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回(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胖汉子(刘爷)先是一愣,待看清扈三娘只是个年轻女子,且穿着普通,顿时又恢复了嚣张气焰,嗤笑道:“哪里来的小娘皮,也敢管爷的闲事?滚开!”

扈三娘不为所动,目光扫过那对惊恐无助的母子,又落回刘爷身上:“他们欠你多少?”

刘爷眼珠一转,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两!怎么,你要替他们还?”

三百两,对于普通人家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

那妇人闻言,眼中刚升起的一丝希望瞬间破灭,绝望地摇头。

扈三娘却神色不变,从怀中取出那袋金叶子,掂了掂,倒出约莫三分之一,用一方帕子包了,走上前,递向刘爷:“这里是五十两金叶子,折合白银不下五百两。够了吗?”

金光灿灿,晃花了刘爷的眼。他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女子竟能随手拿出如此巨款,一时有些惊疑不定,接过金叶子仔细查验,成色十足。

“够……自然是够了……”刘爷语气软了下来,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没想到娘子还是位财神奶奶,失敬失敬。既然如此,这债便算两清了。”他揣好金叶子,带着家丁灰溜溜地走了,临走前还忍不住多看了扈三娘几眼,目光闪烁。

那妇人抱着孩子,挣扎着爬起身,对着扈三娘就要跪下磕头:“恩人!多谢恩人救命之恩!这钱……这钱我们母子一定想办法还给您……”

扈三娘伸手扶住她,触手只觉其臂膀瘦弱,衣衫单薄。“不必多礼。举手之劳而已。”她看了看破败的院子和妇人惊恐未定的神色,心中一动,“你们先进屋吧,外面冷。”

将母子二人让进自己院中,扈三娘倒了热水给他们压惊。交谈中得知,妇人姓柳,原是汉人,丈夫生前是个小行商,积攒了些家底买了这处宅院,不料去年丈夫染病身亡,留下巨额债务,债主便是刚才那刘爷,是城南一带有名的泼皮无赖,专放印子钱,逼得她走投无路。

“那刘爷……怕是还会再来。”柳氏忧心忡忡,她看得出那刘爷临走时的眼神不善。

扈三娘眸光微冷:“他若敢来,自有道理与他分说。”她看着柳氏灵巧但粗糙的双手,以及院内晾晒的一些绣品半成品,忽然问道:“柳娘子可擅长刺绣?”

柳氏愣了一下,点头道:“亡夫在时,妾身便常接些绣活补贴家用,对这苏绣、蜀绣都略知一二。”

扈三娘心中一个念头渐渐清晰。她缺一个可靠的、了解本地情况的帮手,也需要一个能掩人耳目、又能稳定产生收益的营生。这柳娘子性情柔韧,懂刺绣,又欠她一份天大的人情,或许是合适的人选。

“柳娘子,我初来析津府,欲寻一稳妥营生。我出本钱,你出手艺,我们合伙开一间绣坊,如何?”扈三娘直接道出想法,“所得利润,你我平分。既可还债,亦可安身立命。”

柳氏惊呆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简直是绝处逢生!她看着扈三娘清澈而坚定的目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再次便要下拜:“恩人……不,东家!妾身……妾身定当竭尽全力!”

“不必叫东家,我姓扈,你唤我三娘即可。”扈三娘扶住她,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却真实的笑意。

乱麻需快刀。她以五十两金叶子,不仅解了邻人之困,更为自己在这陌生的析津府,找到了第一个可能的支点。

玉手纤纤,初理乱麻。

属于扈三娘的商业版图,便从这城南小巷、一间尚未挂牌的绣坊,悄然开始了第一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