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第4页)
明光寺后山有一片竹林,夹种桃树,李霁小时候和寺里的小沙弥在里面玩泥巴捉迷藏,长大些就在里面练武。先生帮他搭了座小木亭,他累了就躺摇椅上打瞌睡,或是做别的。
这样的日子惬意而平凡,但那一日有些不一样。
成了大半的画随意躺在桌上,雨幕、竹林、桃花,是眼前景,但中间好像缺了个什么。不知该画什么的李霁早早搁了笔躺在摇椅上,随手拨着琵琶,嘴里哼着昨日从山下学来的小曲。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②”
他有一把好嗓子,说什么都漂亮,唱起来也好听。但他没经情事,也不懂情爱,学不会荷池小舟上那姑娘的娇嗔情浓,调子里一股笑意,像个调侃小情侣的小阿弟。
春雨绵绵,竹桃簌影间突然晃过一角荼白色的袍摆,弧度轻盈,像一片云,一缕雾。
李霁耷拉着的眼睛一下睁开了,像个发现有人误入自己领地的山大王,立刻放下琵琶,起身拿草帽往头上一罩就蹿了出去。
“诶!”他喊一嗓子。
那人脚步稍顿,没有回头,走得更快了,淡青油纸伞下的帷帽纱和腰间绦带翩翩欲飞。
李霁脚步轻灵地跟在后头,脆生生地问:“你跑什么?”
“你追什么?”那人回答,声音很闷,应该是故意伪装。
李霁不答反问:“你是谁?这里不让生客进。”
“你猜。”那人说。
“我不猜——”李霁脚下猛地加快,凌空翻至那人身前,转身说,“只看……诶!”
那人脚下飞快转弯闪避,没有正面撞上李霁,侧身时帷帽被风掀开一角,露出一把优美的鹤颈、一小片冷白的下巴,但太快了,李霁没有看清别的。
李霁就是故意试探他的功夫,偷袭不成也不丧气,落后一步说:“我画里缺个什么,可以画你吗?你出现得太是时候啦。”
“恕我没机会欣赏。”
“我画好了就挂在山下的书画堂。”
“这是捕猎的陷阱吗?”
“你已经落入我的陷阱了,这整座后山都是我的地盘。你是外乡人吧,这山上有老虎,平日都没有外人敢进来。”李霁在下山的第一层石阶上叉腰一站,没再继续跟,“从这里下去后记得右拐,否则被老虎塞牙缝了别怪我没提醒你。”
西南方,黄斑大猫在树丛后露出庞大的身躯,却没再向前,像是在忌惮什么。
阶下的人见状停步,回头看了李霁一眼,隔着帷帽,意味不明。
“琵琶弹得不错,但音不够好。”他说。
李霁不悦,握拳恐吓,“我自己做的琵琶……自己做的!”
先生会斫琴,会雕刻,他是跟着先生学的,这是他的第一把成品,先生都说好呢!
这个人不懂装懂,好没眼光!
那人轻笑了一声,“这里哪家茶点好吃?”
话茬跳跃很快,李霁接得也快,强烈推荐说:“出寺庙往东,清水街‘第一酥铺’的龙井三套,天下第一好吃——不吃算你白来!”
那人留下一句“多谢”,转身离去。
他后来一定去看那幅画了,并且留下了一把琵琶,紫檀木髹饰寒泉玉兰,徽记是雨滴纹。李霁着人从金陵打听到江南,没有师傅用这样的徽记。
是他自己制的吗?李霁偶尔会猜测,但没有答案。就像那张未曾看清的脸偶尔会在李霁心里缭绕,雾散留痕,却轻柔飘渺得摸不清形状。
那天寺里没来贵客,但几日后,彼时提督东厂的梅易曾私下上山探望太后。
两幕曼妙翩飞的弧度在脑海中重叠,李霁睁开眼睛,望着床顶,语气兴奋。
“找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