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拉扯(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灵魂。”舒榆重复着这个词,心跳莫名加速。

她避开他过于专注的视线,转而为他布菜,“那李市长可要小心,有些灵魂,可能并不希望被完全读懂。”

这话里的疏离与防备,若有若无。

“当然。”李璟川从善如流地接住她夹来的菜,语气依旧从容,“保持适当的神秘和距离,是欣赏美的重要前提,就像我们此刻看窗外的江景,正是因为有夜色笼罩,看不清对岸的细节,那星星点点的灯火才显得格外迷人,靠得太近,反而失了韵味。”

他总能将她的试探,化解于无形,并引申出另一番道理。

这番关于“距离”与“美”的论述,既回应了她的防备,又似乎,暗示了他目前恪守的分寸。

话题随后又转向了更轻松的小镇风物,他问起她常去写生的地方,问她是否尝过某家老字号的桂花糕,气氛似乎又重新变得轻松愉快。

几杯温润的糯米酒下肚,舒榆感觉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那份一直被理智压制的探究欲,在微醺之际变得强烈。

于是,便有了那句脱口而出的问询:“李市长日理万机,总在这小镇盘桓,不怕耽误正事吗?”

问完,她便有些后悔,觉得自己似乎越界了,打破了今晚一直维持的那种心照不宣的平衡。

李璟川执壶为她斟酒的动作流畅而稳定,直至杯满,他才放下酒壶,抬眸看她。

那双眼睛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幽深,里面清晰地映出她有些忐忑的模样。

他没有立刻回答,短暂的沉默让空气仿佛凝滞。

舒榆几乎能听到自己有些过速的心跳声。

然后,他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没有任何回避。

“有些事,”他的目光沉静如水,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本身就是正事。”

没有解释,没有赘言。

但这个答案,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舒榆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它模糊了公与私的界限,将一个看似私人的行程,拔高到了与正事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比任何直白的承诺或表白,都更让她心惊,也更让她慌乱。

她下意识地垂下眼睫,不敢再与他对视,仿佛那目光会灼伤她。

指尖摩挲着温热的酒杯,她轻声说,像是在自言自语:“是吗,那我,是不是该感到荣幸?”

李璟川看着她微红的耳尖和低垂的眉眼,唇角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举起了酒杯。

“酒快凉了。”他提醒道。

舒榆抬起头,撞进他含笑的眼眸里,那里面没有了刚才的深邃迫人,只剩下温和的、了然的暖意。

她明白了,他不会给她更明确的答案,有些话,点到即止,剩下的,需要她自己品味。

她举起杯,与他轻轻相碰。清脆的响声,像是在为今晚这场充满机锋与试探,暗流涌动又温情脉脉的对话,画上了一个意犹未尽的休止符。

有些东西,在酒杯碰撞的瞬间,似乎悄然改变了。

气氛有片刻的安静,只有窗外的江水声和隐约的市井喧哗传来。

几杯本地的糯米酒下肚,舒榆白皙的脸颊染上淡淡的绯红。

窗外的天色已彻底暗下,河岸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倒映在漆黑的水面上,随波荡漾。

气氛恰到好处的松弛与微醺。

晚餐就在这种微妙而暧昧的氛围中结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