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D 作战环境 4 4(第4页)
阿西尔第一次做出这个飞行器雏形的时候,或者说他当初制作出一个不足巴掌大小的模型时,还是他刚回到高级机械工程学科的时候,它的内部也没有那些“单细胞生物”。
因为磁悬浮耗能巨大,只能“直联电源线”才能在贴着桌面仅仅几英尺的高度飞行。
是的。他设计的只是雏形模型。
而从“模型”到“原型机”肯定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良与测试,更不用说是天花板上那些作为“动能”的“细胞生物”,他就只有最基础的常识,根本不可能将它们缔造出来。
如果没有“改良”和“动能”,他设计的模型可能就只能是一个模型。
阿西尔伸手抚上了飞行器冰冷的舱壁,觉得舱顶上的鸣响仿佛经由指腹传递到了全身,在他的耳畔回荡出让人安心的节奏。
只要掌握科学并正确使用,只要不停的研究、实验、开发、探索……无限次数重复可得的结果,机械就会给予人类最直接、最符合人类期待的回报。
所以他才喜欢机械。
当然,自己很多时候也会被机械思维局限,导致“它”无法翱翔于天空。
对方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出改进自己设计的模型的想法?
是学生时代对方碰巧在实验室看到自己桌子上摆着的模型?
或者说,是看到模型贴着桌面进行高度有限的飞行?
还是因为电源线太短,脱离动能供给后直线砸碎在地上,那个彻底损坏的可悲瞬间?
那么,对方究竟是什么时候进行这一系列改进的?
而且之后还对此不屑一顾,只把它视作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发明,就这么直接扔给了军部?
虽然对方极力宣称已经不想再跟军部相关的研究牵扯上任何关系,但对方的许多研究已经被军方变相二次开发,最终被应用到了与对方初衷完全不相符的地方。
不知道这算是无可奈何,还是大势所趋?
或许对方不明白那些“小发明”能挽救多少人,才会一味地沉浸在固执的道德观念里。明明在更多的人看来,科学家更需要的是超出常识和固有理论的决心,才有可能发现和创造出以往没有的东西,才会被称为“奇迹”。
“奇迹的萨谢尔。”
阿西尔无声地开阖了一下嘴,双眼始终盯着舱顶,最终也被困意席卷,闭上了双眼。
“舱内怎么突然变得那么安静?”洁弗西卡有些紧张地通过舱内通讯问另一位驾驶员,“桑迪,帮我看一眼舱内的情况。我这边暂时走不开。”
“没问题!”
桑迪个外表看起来是个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有着很深色的发色和肤色,笑嘻嘻地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走起路来飞快。
他应声同时已经行动起来,很快给出了好消息。
“没事的。他们只是全都睡着了。”
暗色夜幕下寇司城上空,一架飞行器外壳上闪烁的警示灯异常显眼。
“军部战略装备研究分部所属编号:FOLLOW-001A原型机申请从W03011入口降落。”
洁弗西卡温柔的声音在对地通讯联络中响起时除了阿西尔所处的舱内窗口,其余几个都挤满了期待的千极骑队队员。
距离地面大约还有300英尺,大家已经能看见都市要塞巨大的轮廓以及卡俄斯军部乌拉诺斯大楼明亮的灯火。
“编号确认,对象确认,防壁编号W03011入口准备以‘L型’姿态开启。请驾驶员注意环状气流。”通讯器那头传来了回应。
洁弗西卡和桑迪齐声:“明白。”
无死角的防御炮台率先调整转向,留出入口区域,亮起引导光源。
原本闭合的墙壁横向分裂成四块,最上部分向内滑动的同时也向外延展出一个可以承重的水平停机台。
像是人类的手掌。仅仅向内弯曲了最上部分的关节,余下四分之三的部分依旧笔直。
红色的地面指示灯逐一亮起,在平面上划出一个硕大的圆,套嵌着第二、第三个环,中间是巨大的圆环三角组成的卡俄斯军方标志。
环形气流恰好在飞行器抵达环形标志正上方时抵达,舱内当即剧烈的震动起来,原本趴在窗口边的队员本陆续失去了平衡。
有些脑袋朝下,有些踩中了别人的脚。
相互挤在一起,撞成一团。
“嗷——我的脑袋!”
“这是谁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