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第3页)
李益护着女儿,一个劲地留她在家多住几晚,说她几个哥哥都要忘了她这个妹妹了。
“让我也住这几天?”谈远笑道:“岳父大人,小婿是这么想的,凭小婿的政绩,该去哪里就去哪里。”
谈远收了笑容,高仕君想了想,叹道:“随你,随你。”
同样的话在永巨帝面前就不管用了,永巨帝道:”我是按政绩来的啊,你的政绩,破格当个京畿的官有什么不行?”
谈远还要说话,永巨帝道:“万民钱的主意不错,总共不过几十两,只是怕他们借机多收,把万民钱给玩脏玩臭了!就像泰山封禅,宋朝之后谁还去?”
谈远是很赞同这话的,但他坚持,“皇上您的调令还没盖章吧?臣还是想一步步来。”
“怎么一步步来?”永巨帝有些不高兴,明远怎么这么不懂事。
谈远注意着皇帝的表情:“臣自请下放,责任该自己担,不然叫朝廷和皇上您担?这三年就算了,臣再干三年,如果政绩依然好,就升为知府,如何?”
“不错不错,谈知府,你想管哪里?”永巨帝连连点头。
“不管是以后还是,臣都以吏部命令为准,皇上不要多加干涉才好。”谈远道。
虽然谈远没听永巨帝的,但永巨帝心里更尊重他了。点点头,道:“你的万民钱有带在身上吗?给朕看看。”
谈远点头,拿出钱袋:“有一百多文预备着打赏用的。”
永巨帝把玩着隆景,看着上面“隆景通宝”的字样,想到国库里早已造好的例钱,他早晚也要铸钱,要天下人都用他的永巨通宝。
谈远就看着皇帝把玩,两人敲定了正事了以后,就开始聊私事了,聊儿女婚姻之类的。
述职是在吏部述职,作为偏远小县的县令,谈远排在很后面,但他不着急,每天上午交游各方,下午在家陪妻子并读书,日子很有规律。
这期间,永巨帝为了互市的事,多次召开朝会。三年过去了,可以施行新帝的政策了,他势在必得。
皇帝的态度会影响事情的完成度,谈远在各方时因为熟知永巨帝的态度很受欢迎。
谈远述职前,吴骄一路玩到了京城但还排在谈远前面述职。述职完他升迁了,成了浙江一个中等县的知县,但他是靠资历升迁的。
谈远述职完也升迁了,安排他去浙江衢州府龙游县当知县。那是一个不错的中等县,人口好几万,但最近因为闹旱灾有人叛乱。
永巨帝很关心谈远的事,听说了连忙召进宫,“龙游县好啊,那是个好地方,龙游商帮听说了吧,这可是吏部安排的!”
“皇上这话显得好像臣就爱吃苦一样,臣喜欢这个地方。”谈远听说过龙游商帮,但他没想到永巨帝也知道。
确定了明远会去龙游县,永巨帝面色一厉:“那确实是个好地方,但有刁民作乱,爱卿可不要对他们客气啊!”
永巨帝背着手,在宫殿里走,“全国哪年哪处没灾?龙游旱灾又如何,县令不好,可以到衢州找汤知府,可以进京告状,甚至可以找朕申冤,为什么,为什么要造反!朕绝不允许有人造反!”
谈远心里一紧,有了不好的预感,永巨帝真的很在意有人造反,龙游的情况可能瞒不过去。但百姓不会无缘无故造反,他们一定是受不不了。
永巨帝站定,“明远,让那群刁民看看你的厉害,朕可是派了个好官给他们。另外,你告诉他们,那个以给朕送贺礼的名义贪污的狗官朕会砍了他的脑袋,叫他们决不要再造反,明白了吗?”
谈远心情复杂,但姿势很稳,“臣明白。”
回了家,高月娘在向她的凌师傅打听龙游的事。对于丈夫说的龙游县有叛乱的事,她很惊讶,师傅没说啊!
凌师傅也很惊讶,同时很害怕,“啊?那咱们晚点启程吧?”
“晚点儿?还是快点吧,不然不知要伤多少条人命。”谈远不怕,但确实担心。
别了家人朋友,出了京,夫妻俩赶往衢州。八省通衢,路上脚步倒是不慢。
可凌师傅眼看着衢州临近,心里是越来越受不了了,做梦都梦到有人杀他。最后终于受不住,半路和夫妻俩“分道扬镳”,带着小妾回了凌家。
他说,高月娘是个好徒弟,谈家是好主家,他会请更好的堂姐来替他。
高月娘不意外她师傅的临阵脱逃,哪个好人当初愿意跟着他们去当时的大庾县呢?
“明远,既然我师傅走了,不用客气了,加快脚步吧!”
马车再快也快不过汽车,只是颠得很,但比在大余县好多了。谈远睡前看书,白天就和妻子一块说话。
话说这六月的浙江还是挺美的,绿水青山,毛竹遍野。到了衢州,竹叶还是青翠欲滴,不过烈日炎炎,空气黏得像热糊糊。
再往前,土地龟裂,插标卖首。但好在绿草青树都好好地长着,且过了那段糟糕的路段,后面的情景又好了起来。
马车进入了龙游县,停在路边村庄过夜。当晚天气出人意料地凉爽,谈远睡了个好觉,与妻子云雨了一番。
第二天夫妻俩早早起来赶路,天上乌云密布,再走一刻钟,只见电闪雷鸣,下雨了!旱了一年的龙游县下雨了!
于是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一路上的人都高兴得手舞足蹈,然后忙忙碌碌地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