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一亿五千万两(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且,玉京城一共才几百万人口,这五百万两,像一座银山一样花进去,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饿死?那群贪官污吏,到底把银子都花到哪去啦?都什么时候了,还不收手,还贪?”

“黄锦,你去,宣苏山海进宫觐见,朕要让东厂去查一查,到底是谁,敢趁着玉京城遭灾,大发国难财,朕要杀人。不杀几个贪官,百姓们会骂朕的。不行,这绝对不行!”

这时,御书房外的一个小太监,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刚要通报,但一看到昭明帝正在气头上,赶紧吓得低下头就往外退。

昭明帝出言将他叫住问道:“站住!什么事儿?”

小太监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对着昭明帝颤颤巍巍地说道:“回万岁爷,靖安王,在……殿外求见。”

“靖安王?估计是去世家大族要捐款不顺利,跑来跟朕告状的吧?真是烦啊!”昭明帝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疲惫地说道。

黄锦见风使舵地提议道:“主子爷,您累了,不妨让靖安王先回去吧,反正靖安王秉性纯孝,知道您操劳过度,无暇见他,也不会心生怨怼的。”

这话,其实也是昭明帝所想的,但是,由黄锦先说出来了,昭明帝就算不想见柴安,也得宣召了。

“哎,朕日理万机,勤政辛劳,已经习惯了,怎么能因为儿子孝顺,而寡恩于他呢?宣靖安王进来吧。”

昭明帝说完,特意用奏折挡着脸,偷偷地朝着负责记录帝王起居注的秉笔太监,看了一眼。

“儿臣拜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柴安来到御书房内,对昭明帝下跪道。

“平身。赐座。”

“谢父皇。”柴安起身,正襟危坐在凳子上。

“去找世家大族们筹集捐款啦?”

“回父皇,儿臣去了。”柴安说道。

“碰壁了吧?没关系,这群世家,一个个的,都是无利不起早的老狐狸。你在朝内毫无根基,他们不给你面子,也是正常。”昭明帝安慰道。

柴安抱拳低头道:“儿臣有负圣恩,玉京城内,所有的世家大族走了一遍儿,也没收集到太多银子。”

“不用自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讨到多少善款?数量太少,估计对于解决目前玉京城的经济危机,也是杯水车薪。你就把筹集到的善款,都带回王府吧,算是朕,对你此次办差的犒劳啦。”昭明帝一副慈父的模样说道。

“父皇,此话当真?”柴安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确认道。

“当然,君无戏言嘛,朕乃是一国之君,岂会说话不算数?”昭明帝自信道。

“那好,儿臣,就把从世家大族那里,筹集到的一亿五千万两银子,拉回靖安王府啦。这么多的银子,足够将王府的砖头瓦块,全都换成雪花银的啦!”柴安拍手称快。

一亿五千万两,这个数字,从柴安的嘴里说出来之后,整个御书房,仿佛时间静止了几秒钟。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多少?你说多少?靖安王,你再说一遍。刚刚父皇,好像耳鸣了。”昭明帝用手指挖了挖耳朵,双眼紧紧地盯着柴安的脸问道。

“一亿五千万两啊。户部尚书大人不是说,想要解决玉京城内的这次危机,至少需要一亿三千万两银子吗?世家集团,这次每一个家主,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觉悟,恨不得,将家底儿都抵押出去,为国献金,凑出了这些银子。”

“儿臣原本盘算着,这一亿五千万两银子,除了可以补玉京城内的窟窿,还能剩余两千万两,可以充盈国库,顶得上三年赋税了。明年,朝廷又可以大兴土木,修筑堤坝、运河、官道等基础设施。”

“不过,刚刚父皇既然说,让儿臣将这些银子,都拉回靖安王府去,那儿臣肯定谨遵圣命,一两银子都不给户部留。”

柴安一脸真诚地,对昭明帝说道。

“啊?不是,靖安王,这一亿五千万两银子,给你,你也不知道怎么花啊?拉到内务府来,父皇替你存着。”

昭明帝明显是有些慌了,听柴安说完刚刚的话语,手中的奏折没拿稳,直接滑落到了地上。

为了维持自己在昭明帝心目中傻大儿的人设,柴安主动跑过去,将掉到地上的奏折,帮昭明帝捡了起来,一脸认真地拒绝道:“不行,父皇说了,君无戏言,不可以说话不算话的,儿臣天性愚钝,在花钱方面,的确缺乏天赋。”

“但是,王师傅从小就教育儿臣,勤能补拙,只要儿臣专心钻研花钱之道,总有一天,一定是可以将这一亿五千万两银子花干净的。父皇放心,儿臣不会让您失望的。”

昭明帝无语地扶了扶额头,心中大大的疑问,自己这个傻大儿这脑子,到底是怎么从世家大族们手中,搞到这么多银子的?不会是别骗了吧?

这时,又有一个小太监,走进御书房内来,通传道:“主子爷,苏公公来了。”

“快宣。”昭明帝赶紧说道。

苏山海一袭深青色长袍,头戴黑纱冠,来到了殿内:“北镇抚司镇抚使,东厂掌印太监苏山海,拜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爱卿,快快请起。朕正有事情,想要跟你询问。”昭明帝连忙说道。

“启禀陛下,所有参与赈济工作的官员,都在北镇抚司百户们的监视之下,其中对赈灾款项,有贪墨行为者,都已记录在案,等到此次玉京城内危机过去,方便陛下,对他们秋后算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