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30(第1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紫山支线有恐怖部分,但不会太恐怖,参考本章陈二哥历险记的程度。

最近没有搞抽象的灵感,希望大家能分享点抽象给我,不然脑子都不灵光了。

第29章第二十九回

法海向刘贤借了马,骑马往莫干乡方向去,果然很快到了一个分岔路口。他没有犹豫,往紫山进。

他有些后悔,被铺子耽误住,一直没有亲自来找安澜,过了这么久,不知道她遭遇了什么。

法海从安婆婆那里听说安澜嫁到他们家的事。

已故的安哥做茶铺生意做得好,但十年前有段时间跟茶商起了矛盾,人家不肯卖茶给他。于是他只得自己去乡里买,机缘巧合遇到了方澜。

方家庄是种茶为生的村庄,在前朝时候紫山茶叶质量数一数二,龙井茶的风味比狮峰山的还要醇香,是送到皇室的贡品。但可惜的是,新朝以来,茶叶品质下降得厉害,后来又遇上六十多年前的那场地震。

富裕的村子几乎被全部摧毁,幸存无几的村民重建方家庄,却再也产不出贡品级别的紫山龙井。

重建的方家庄贫穷落后,隐匿山林,无人问津。安哥走投无路,知道方家庄的茶便宜,进去采买,认识了方澜。一来二去,两人私定终生。

方家庄的女人是不能外嫁的,只能男人入赘进去。

安哥是死了老婆的鳏夫,家里还有一家子要顾,不可能入赘贫穷的村落。于是他带着方澜跑了出来,方澜改名安澜,和他一起在杭州东街经营安家茶铺。

方家庄时不时有信件寄来让安澜回家去。这么多年她从来没回去过,这是第一次。

回老家后就再没有消息了。

法海出发前还问了安婆婆知不知道六十多年前的地震,她果然有印象。她那时候还小,在杭州也能感觉到一些震动,夜里眼看着燃烧的红色坠星往莫干乡的方向落,将整个夜空照亮。

后来,附近的人都知道是紫山地震,起了山火,茶林被烧得一干二净。

虽然法海还俗入世,但修为在那里,寻常邪祟不敢近身。他骑着马,沿着紫山的小路,很快到看到远处的村庄,到了方家庄茶园口。

“谁?干什么的。”在茶园忙活的村民叫住了他。

秋茶采摘后,茶树停止生长,为了来年春天有新茶,十一月十二月正是施肥的好时候。紫山茶廉价低劣,几乎没有销路,但村民依然没有弃之不顾,仍辛辛苦苦施肥养土,希冀茶树越了冬,来年长得更好。

法海爱惜他们的勤劳和血汗,下了马,行礼回道:“在下偶经此地,一时饥渴,想问村里的人家要些食水。”

法海不愿意打草惊蛇,没有直接说明来意。既不再是出家人,他口出诳语,心里只需道一声罪过。

他戴着帽子,没人能看出他是光头。

几个村民看了看彼此,又看了看他。

法海忙补充:“我身上有银钱,自然不会让人吃亏。”

他这话一出,一个婶子便站出来说:“那你跟我来,我家就是后面那屋,还有些面和饼。”

法海跟着婶子走,与她聊了几句,得知她叫方松。到了她的居所,有两个婶子在院子里打年糕,聊起来知道婶子叫方柏和方柯。

后来一个阿叔过来帮法海牵马,名叫方康正。阿叔辈分高,跟村长方康平是一个字辈的。

一般像这样的大宗族村落,为了区分前后辈,无论男女都是按同样的字辈取名。方家庄却不同,女性和男性是不同的命名方式。

“你们这村子倒是怪,女人取单字。”法海觉得奇异。

听他这样说,村民全都不吱声,变了脸色。

法海又道:“巧了,我也是单字名,姓裴,名宣。我还有个小字叫宜年,不嫌弃的话称我阿年便可。”

安澜单字澜,陈二哥遇到的怪异老婆婆单字钰。法海略知一些方术道法,一下子便觉察到她们的名字在五行之内,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玄机。

方松婶给他泡了热茶,又给他蒸了年糕。

法海喝了一口茶,差点吐出来。

这茶的品质也实在太差了些,又涩又苦,一点香味也没有。他平日帮过安姐算账,知道茶铺采买的是粗茶,但确实是没买过紫山茶。也难怪,太难喝了些,可怎么会有人买。

所以这村落一看就破破败败,村民身上补丁不少,人也都面黄肌瘦。这样的茶,他们还辛辛苦苦冬忙,有必要吗?

像这样的村庄,很多村民都会跑出去,做别的营生。他们庄稼种得少,茶又如此低劣,该如何生活?

法海装作呛水,将茶水咳了出来,没有咽下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