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3页)
听完了李厂长的疑惑,孙珊也陷入了深思。也确实是她考略不周,忽略了时代的特殊性。
首先就是这专利技术,估摸着不大好申请。虽然50年的时候国家就颁布了第一项有关于专利技术的法案,但整个五零年代通过的专利和发放的证书寥寥无几。更别提比较混乱的六零年代了。
她摸着下巴考虑了半天,有了主意:“前些日子我听广播,不出意外的话两年内就要正式开始改革开放了。这是红利期,国家肯定会鼓励科学技术生产。古法红糖技术的资料咱们得先准备好,等到政策一颁布咱们就往上提交,抢这个先机……”
“现阶段,品牌塑造才是我们最需要考虑的事情。”她郑重地说道。
李厂长:“可只要是咱糖厂出去的不都是冠着第一糖厂的名号吗?何必还要再用一个品牌呢?”
孙珊嘿嘿一笑,说了句让李厂长大惊失色的话。也就是这句话,让李厂长当下就直接拍了板,确定要建立新的品牌制度。
她说:“厂长,你只看到眼前的辉煌。如果有一天,国营厂改制,私营要买断你的经营权,那你还能做“东乡第一糖厂”这个招牌吗?”
私营这个概念这两年已经越发冒头了,听说大城市已经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个体商户,而且国家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虽然一时半会这么大的厂子不可能面临转制的风险,但千转百思之间,李厂长已经明白了孙珊的意思。
专利也好、品牌也好、产品也好,这些都是未来东乡糖厂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取得一席之地的砝码,也是厂子里这么多职工能生存的根本。
“你到底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李厂长眼中含着深意,意味不明地看着她。
孙珊调皮地吐了吐舌头:“书上呗!这会儿,您还说读书没用吗?”
这句话,直接就把头先李厂长的话打了回去。老李面色一红,低声地骂了句:“臭丫头!”
这下,只能在心里为儿子打气了:李珣啊,你就自求多福吧!
……
离着化县不远的莘县,刚苏醒的李珣狠狠地打了喷嚏。
陪在他身边的队长乐了:“你这小子命还真大,要不是一棵枯枝正好把你卡住,估计你就被泥石流冲走了……”
李珣摸了摸已经包扎好的脑袋,吧唧了两下嘴忍着痛意嘴硬:“我可是打不死的小强。对了,老乡们都安全了吗?”当时情况万分紧急,后头的事情他也不清楚,不知道救援队是不是也遭受泥石流了。
“都安全了!亏着你小子坚持要去那块地儿,不然还真不知道幸存者有那么多。上级已经知道你的功劳了,你小子就等着被表彰吧!”队长哈哈大笑。
李珣有点不好意思:“那不也得是你支持我嘛……”
这彩虹屁夸得巧妙,队长的心里也暖洋洋的。不过孰是孰非他心中自有定断,若换了自己,肯定就已经全部撤离了。
他拍了拍李珣的肩膀,站起身:“把伤养好咯,这次咱们收队后你也该回去看看了吧?”
说起李珣这小子也真是个奇葩,刚入伍的时候就是炊事班的一名小兵蛋子,菜做得那确实不错,但一让他训练,就整日里喊着这疼那疼的。老首长一发狠,直接就把他调到了正经队伍里,天天操练他。
慢慢地,这小子的血性也被磨炼出来了。跟着大部队出了好几趟任务,次次都有亮眼的表现。但这小子还不邀功,每回都要把功劳让给别人。
这在别人眼里是无私,可在队长眼里就有那么一些“蠢笨”了。他们是军人,有功就是有功,有过就是有过,这一点毋庸置疑。
听说能回家了,李珣也挺高兴:“上级批我假了?”
“你那申请表已经在我这儿好些日子了,要不是赶上这次洪灾,说不定你早就跟你心爱的姑娘……”
“哎哎哎!”李珣跳起来,一把捂住他的嘴,恼怒地叫道,“胡说什么呢!”
队长扒拉开他的手,乐得不可开支:“是谁的枕头底下放着那么老厚的一叠情书啊?还不敢寄出去……”
“队长……”李珣羞得脸上通红一片。他们这些人就知道揶揄他,自从被发现枕头下的那叠信纸,时不时地就出来取笑他。
队长笑了一会儿,也知道差不多了,咳嗽了两声转正经,不过还是要多提点两句:“你说你这暗恋也不是回事啊?头先还看你经常寄信回去呢,咋后来就畏畏缩缩的不敢寄了呢?怕人拒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