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傅安哑然。

是啊,三爷能怎么办?

回京继续受气,面对自己兄长被幽禁,内心焦灼,却无能为力?

回到京城,继续被人在皇上面前进谗言,说他有不轨之心?

“三爷,您不想当年那些追随您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吗?再不回去,他们也都老了,拿不动刀枪了!”

傅三爷今年已二十有七,当年追随他的人,大都三十上下。

再蹉跎六年,对于军旅之中来说,他们是真的老了……

“三爷,”傅安眼中泛泪,“您早日决断。”

趁着大家还能为他再出生入死之前,早日决断。

“三年前,我已经做了决断,不必再劝。”傅三爷断然拒绝。

年长他五岁的兄长带大了他,教他做人的道理,铸他一身风骨,不是让他做乱臣贼子的。

兄长一力承担所有,予他现在的自由,他不能辜负兄长,变成兄长厌恶的样子。

看着傅三爷神色,傅安不敢再劝,只是眼中已是热泪盈眶。

傅三爷站起身来,走到桌前,用左手拿起刚才宋清辞用过的狼毫,一笔一画低头写着大字。

傅安闭上眼睛,热泪滑落,流进鬓发中,慢慢变冷。

宋清辞从屋里出来,困得直打哈欠。

她现在只想立刻回去睡觉。

但是被夜风一吹,她清醒过来,睡什么睡啊,还得抢收呢!

收玉米,收高粱,收豆子……

前几天她还看着高粱地旁已经被砍倒捆绑好的高粱问风寻,为什么要把高粱放在那里,而不是直接收回去入库。

风寻告诉她,高粱说需要晾晒干燥之后才能脱粒,晾晒需要十几天,甚至几十天。

宋清辞忍不住想,现在把高粱抢收回来,如果面对接连不断的暴雨,该怎么办?

还有玉米、大豆,这些原本她就知道,也是需要晾晒的。

还没收回来,宋清辞已经开始发愁了。

不过眼下最重要是把粮食都收回来。

虽然已经是深夜,但是山上到处都是火把,人声鼎沸,来来往往的男人女人,脚步匆匆,骂骂咧咧,都忙着活计。

便是家里大一些的孩子,都在帮忙。

宋清辞看到寻寻和他的小伙伴们,几个人一组,帮忙往回扛高粱。

再仔细看,孩子们脸上都有细碎的划痕,应该是被高粱画上划伤的,却无人在意。

相对于大人们的骂骂咧咧,孩子们情绪似乎还有些高涨。

他们大概还不能完全理解要发生什么事情,只是觉得热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