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密宗仪诡(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相传百年前,有雪域高僧东来弘法,倾尽心血始建。

后连得宋、金、蒙三代王公崇信,敕令扩建,厚加布施,几经修葺,终成今日殿宇连云、宝塔擎天、金顶映日、红墙耀彩之象。

日光之下,霞光万道,瑞霭千条,端的是佛门圣地,气象庄严。

平日里,此寺香火鼎盛,冠绝京兆以至西北。

蒙元信众、西域胡商、中原善士,不远万里,跋涉而来,只为求得活佛抹顶赐福。

山门内外,车马川流,檐铃声与木鱼梵呗昼夜相续,长明香烟缭绕如云,一派金碧辉煌、佛声鼎沸之盛景。

然今日——这座百年宝刹,却诡然空寂,无半点人声。

自那朱漆巍峨的山门起,便为蒙古铁骑森森封锁。

怯薛军执弓挎刀,铁甲在阴光中泛着冷芒,如铁钉般钉立四方。

寺侧空坪上,牛皮大帐密布,战马偶尔低嘶,喷出白雾;弯刀金环轻撞,发出沉闷的铮鸣,宛如暗潮潜涌。

大雄宝殿中,三世佛金容隐没在昏黄中,香炉早已冰冷,灰烬积满;藏经楼紧闭,门环覆尘;乃至后山活佛清修的神圣洞窟……目之所及,不见一僧半仆,连昔日执帚洒扫的僧人也不复踪影。

昔日的佛国盛景,尽被铁蹄戎装的森然杀气压得死寂无比。

后山间,几缕带寒的山风肆意穿廊过户,卷起阶前数片枯黄菩提叶,发出“沙沙”、“簌簌”的微响。

那细碎声在静极之境中回荡,仿佛从幽冥传来,平白添出几分森冷不祥。

山风长啸,掠过空廓的殿宇廊庑,直灌入后殿深处。

鎏金巨佛莲座之下,织金拜垫冰冷如铁,其上却僵卧着一人——竟是消失于襄阳城下的杨清!

原来,那日他虽中蒙哥汗一箭,却未立毙,只是神魂沉坠无边死寂。意识恍惚间,只觉身陷永夜血狱,血焰翻腾如海,鬼啸万声噬魂。

周身百骸,似抛入九幽炼狱,刀山割裂,油锅煎煮,酷刑轮回,无有尽时。

其痛之惨,已非凡灵所能承受;神魂几欲崩散,只求一息湮灭,以脱此永劫。

正当最后一丝神智将被吞噬之际,丹田深处忽腾起一缕暖流。

微弱如残烬,却坚韧无匹,艰难穿行于奇经八脉,断处续接,枯处生津。

所过之处,如甘霖沛降荒原,春回大地,将那濒临崩散的魂魄强行牵回躯体之中。

冰火交攻,死生相搏。

毁灭与重生的伟力,在识海中激烈角力,生死界限被撕扯得支离破碎。

他便在这无间炼狱般的煎熬中沉浮,不知是片刻,抑或已历尽亘古轮回。

终于,在强大的求生意志催逼下,汇聚暖流最后一缕气力,那紧闭双目,开始在混沌中艰难裂开一道细缝。

微光透入,瞳孔如遭针扎!昏黄中透着寒意,犹如裹了沙砾的冷风,刮得双眼酸涩灼痛,泪水涌出。他反复阖睁,方才让视线在沉暗中聚拢。

“这……是何处?我……还活着么?”

他微微一动,仿佛搅动了颅腔里凝固的铅汞,钝痛轰然炸裂,百骸无一处不似被拆解后草草拼合,筋骨肌肉撕裂之痛汹涌而至。

更骇然的是,丹田之中内劲全失,竟连抬起一指的动作都艰难至极。

杨清咬牙,舌尖尝得一缕腥咸,勉力催动经脉中那丝顽韧暖流,方才将虚软身躯撑起。略一喘息,他垂首一看——整个人骤然僵住。

一袭宽大的暗灰僧袍,松垮覆身。

前襟半敞,露出胸膛——肌肤平滑温热,纹理如常,竟连一丝伤痕都无!

那几乎贯穿心口的致命箭创,仿佛从未存在过,唯余记忆中剧痛犹在筋肉末梢微刺。

“怎会如此?!”

几乎是本能,他抬手探向头顶——掌下光滑如镜!

再摸两遍,触感自天灵盖直抵后颈,空空如也!

满头青丝已被尽数剃去,只余青白头皮,在昏光下刺眼如雪,俨然一个新剃头陀。

惊魂甫定,寒意未消,杨清强压心头翻涌的骇浪,猛然环顾——却骇然发觉,自己竟置身一座高阔到令人窒息的巨殿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