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2页)
燕辰怎能不知那场大屠杀,大宋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凄惨败绩,高梁河之战、澶渊之战、三川口和好水之战,都无法与之相比较。
先帝因此事,沉疴数年,久久不能释怀,酿成大病,英年早逝。
官家九岁在先帝灵柩前继位,高太后摄政,司马相公一度提议要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西夏土地还给西夏,官家多年隐忍。
先帝使用过的一张破旧书桌,官家都舍不得扔,而高太后摄政下的朝廷,却废弃先帝一手创建的新法,说那是害民之法,否定先帝一生功绩,父控毒唯的年幼天子怎能不恨。
殿外电闪雷鸣,大雨倾泻而下,两人站在殿前,犹如两尊雨夜杀神。
苗授看着漫天大雨,转而开口道:“燕驰怎么突然来玉清观?”
燕辰很无语,他家三弟自从成亲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一到下值就往春明坊跑,片刻都不耽搁。
上次聚一起喝酒,还是燕辰归来的宴席上。一到休沐,就拉着他家娘子逛大相国寺、近郊跑马。
多少年了,不成亲,拒绝多少人家,就得罪多少。一成亲,两口子整的跟连体婴儿似的。
燕辰眯着眼睛,若有所思,片刻后才回道:“臭小子,八成是带着他娘子来避暑,他现在就这点出息。”
苗授毕竟年长很多,年龄比燕逢臣还略长几岁,笑了笑,孩子长大了,半点不由父兄。
天边一道道长龙似的闪电,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堤。
来来往往的马车,在山脚下排成长队,溅起的泥点子,惹来不少摩擦怒骂。
一众香客,手持油纸伞,拎着盖着油纸的竹篮,迈步登上阶梯。
从牛马车上下来几个勋贵富户,后面跟着的女使婆子们,皆头戴青色箬笠,身披绿色蓑衣。
再后面均是几个粗壮汉子,
箬笠蓑衣掩饰着,但是看身形和步伐,都是练家子,富贵人家的女眷出门,雇佣近卫,实属见怪不怪。
“这么大的雨天,香客怎么这么多。”一路过的道童跟另一个小道童说着。
“咳,还不是咱们玉清观许愿灵验,这一许、一还,人就更多了。”另一小童回道,但是伸着脖子往山脚下一看,乌泱乌泱的全是往观内涌入的蓑衣身影,分不清男女,往后退了两步,省的大雨沾湿道袍。
“就是晴天,也没这么多香客啊,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小道童呐呐自言自语:“不过,香客多了也好,月底,观主给咱们加餐。”
燕辰耳力很好,听着他俩的话语,往前跨出一步,看了眼阶梯上,正在缓慢往上涌的人群。
正值一道闪电劈在当头,照得整个大地亮堂,那人群中,蓑衣之下偶然露出的刀光,更是晃得燕辰心头猛跳,那不是普通香客,不及多想,猛然大声疾呼:“来人!护驾!有刺客!”
燕辰转身直奔大殿之中,话音刚落,便见观主从道袍袖中拿出一把匕首,往赵佣那边向前冲了两步,直捅官家心脏。
燕辰一把拉过赵佣,将他护在身后,直退入侍卫军中。
苗授已经和观主斗了几个回合,从大殿后的陆续涌出披着蓑衣的壮汉,开始只有几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