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军之争(第1页)
二月初二,龙抬头,是个万象更新的好日子。
纪明霞站在廊下,望着可人儿在雪堆里打滚。这猫儿性子愈发野了,从前只在院中嬉闹,如今却常往外窜,饿了才知道回家。
她沉吟片刻,转身吩咐身后的小太监:“去叫人给可人儿打个项圈,用最普通的铜料就好。记得刻上字,就刻‘公主家猫’。”
倒不是谁克扣她的金银珠宝,只是如今宫中人口复杂,若用了贵重材质,怕会惹来杀猫越货的祸事。
小太监领命退下,自始至终没敢抬头。他身形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玄凤待他走远,才走到纪明霞身侧,低声道:“那是苏嬷嬷的独孙。”话一出口,连他自己也辨不清这算不算吃里扒外,只是莫名觉得该告诉她。
纪明霞微讶,这是办不成事,便要叫人绝后,陆逍当真心狠。
“知道了。”她心下记下,日后多提防这孩子便是。随即转开话头:“白家,没记错的话世代文臣,怎么到了你这辈,倒出了个武将?”
玄凤笑了笑:“家中几位兄长自幼体弱,四哥更是早夭。到我时,父亲本只想让我习武强身,没成想我竟真显出几分天赋。”
“你这身功夫,不上阵杀敌实在可惜,”纪明霞打量着他,“是你自己怕死,还是家里舍不得?”
玄凤神色一凛,脊背挺得笔直:“我七尺男儿,何曾怕过死?只是……”他想说,母亲嫡出的只有他和长姐,几个庶兄素来对母亲不敬,他若战死,家产岂不都便宜了他们?可这话说出来,又与怕死何异?
纪明霞没再追问,自顾自把玩手里的小弹弓。
玄凤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妥帖的解释,只恨自己嘴笨,更觉得怕死的印象怕是在公主心里落定了。
正懊恼间,一行人自大门走入。纪明霞抬眼望去,压下眼中雀跃。
青鸟一身素衣,领着两个姑子步入院中。纪明霞迎上前,双手合十:“青鸟师太。”
玄凤悄无声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躲进了小厨房。
青鸟道:“听闻宫中有不吉之事,贫尼特来带人超度。另外,公主前些日子抄的经书,不知进度如何?”
纪明霞道:“姑姑随我来取吧。听闻姑姑精通周易,我近来诸事不顺,可否烦请您为我卜上一卦?”
“公主客气。”青鸟应下,随即吩咐身后的姑子:“你们先去做法事。”
纪明霞将青鸟引入内室。经书她确实抄了,而且抄得认真,她本就爱练字。
她四处巡视,确认四下无人偷听,拉着青鸟坐下。
青鸟轻声问:“如今摄政王已临朝称制,公主下一步作何打算?”
纪明霞道:“朝中资源有限,去年又逢天灾。他既承诺征远军军费如旧,别处自然就紧了些。护国军守城将士那边,我们插不上手,但护国军之下的御林军若对此有微词,我这或许松快些……”
青鸟与纪明霞相视一笑,她道:“护国军是最支持那位摄政王的,陆逍如今为了笼络征远军,也算真下了血本,只是长期在待遇上厚征远而薄护国,时日一长,其中必生怨言。若两者军费皆涨,六部官员便又会不悦,公主聪慧。”
纪明霞指尖点着桌角,喃喃道:“也不是聪慧,父皇从前一直面对这个难处,护国军若不是想要更多,也不必冒这个险向陆逍投诚,只是投诚之后若也得不到想要的东西,那就有趣了,所以,师太能否让这怨言来得快些?”
“自然可以。”
二人心中都有了定数,片刻不言。
纪明霞端详青鸟,末了忽然来了一句:“从前我竟未发觉,师太生得真好看,像从古画中走出的美人。”
青鸟失笑:“公主平日也爱这般没来由地夸人?”
“不曾,”纪明霞摇头,“也不是不曾,特别好看的才夸,加起来也没几个。”
青鸟道:“可别让哪位公子误以为你看上人家,你那驸马爷一吃醋,诛了人家九族可如何是好。”
“少拿我打趣,”纪明霞眼波一转,“这有什么,难道,师太会觉得我心悦于你?出家人不是不打诳语吗。”
青鸟轻笑:“那怎会一样。”
纪明霞还真认真想了想,她夸过生得好看的儿郎,除了陆逍,也只有那位宋小将军。诛宋小将军九族,陆逍只怕现在还没这个本事。说来,距离宫变已过月余,算算日子他爬也该爬到漠北了,只可惜现下收不到消息,不过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纪明霞去整理经卷,对青鸟说道:“眼下能做的还是太少了,你我好容易见一次还有心思玩笑,要不你真为我卜一卦吧,看看我能不能成为这世道的天。”
青鸟道:“我早替你瞧过,你是潜龙在渊。说来奇怪,那位摄政王的卦象竟与你有七分相似。难不成北虞一朝,能容二日并悬?许是我学艺不精,看走了眼。”
纪明霞将经卷递给青鸟:“有趣,我记得你还擅观天象?”
青鸟接过,简单翻阅:“略懂,比如,明日小雨。”
纪明霞望向窗外庭院,失笑:“这冰冻三尺的天气,哪来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