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知根知底的村里人(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见他同意,吟夏麻溜地找到了纸笔,几个人商量着写出了一则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当中着重强调了要招烤鲜花饼和运送鲜花饼的人。

天色已晚,吟夏送江秉诚出门的时候,顺道去了村里的公告栏把招聘启事贴了上去。

随后,她带着父亲和大嫂熟悉了一下制作鲜花饼的流程和步骤,为明天做准备。

次日,在家里人的帮助下,吟夏的速度快了许多,天还没亮她就已经到了窑洞烤饼。

因着出门早的关系,今天的鲜花饼卖得很快。

才四点多钟吟夏和江秉诚就回到了村子里,他们本意是想带着母亲去熟悉一下收花的流程。

可前脚刚踏入家门,后脚就有几个村里人陆陆续续上门了。

于是,收花的事只能往后推。

无事不登三宝殿,吟夏心里清楚,这些人肯定是看到招聘启事才过来的。

而后,她和江秉诚花了一些时间跟那些人交流。

直到天色渐暗,晚饭上桌,吟夏才送走了最后一个人。

饭桌上,众人自然而然地讨论起了刚刚来应聘的那些人。

一共来了五个人,有生面孔也有熟面孔。

其中有两位是吟夏的长辈,其余三个人都是她的同龄人。

两位长辈都对烤鲜花饼的位置很感兴趣。

第一个长辈是村里小卖部的老板娘。

她从进门开始就一直在乐呵呵地拉着母亲和吟夏说话。

相比之下,另一位长辈老歪叔就要安静许多。

他只是时不时地跟父亲交谈,多数时候是在吸水烟筒,直到最后才提出想应聘烤饼的工作。

吟夏提起这两位长辈的时候,家里人的反应也大不相同。

管红对这件事十分上心:“我觉得嘛,烤鲜花饼还是交给小卖部老板娘比较好。”

“她家条件好,又有进材料的渠道,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这样的人。”

母亲也点了点头:“对,对,村里面只有她家有小卖部,她老倌也是个有见识的,平常对我家也还算比较和善。”

大嫂和母亲的提议对吟夏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因为她们说话时字里行间都是人情往来,非常感性。

但做生意保持理性非常重要。

吟夏和江秉诚对视一眼,从理性上来说,老歪叔其实更适合这份工作。

只不过还没等到他们二人开口说话,父亲放下了水烟筒:

“你们这些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人家老歪年轻的时候就是烧碗工,有的是经验。”

“我觉得老歪比较适合烤鲜花饼。”

父亲看向吟夏,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现在用的是老歪家的窑洞,要是不选他,万一人家不给你们用了呢?”

“阿叔说得有道理。”江秉诚率先点头。

吟夏马上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我也觉得老歪叔比较适合烤饼,烤鲜花饼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老歪叔到底有经验,人也厚道,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就这样定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