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论如何解决宇智波安(第1页)
没有火影的负面影响终于开始显现了出来。
过去村子里面一旦遇到什么重大的事情,自然有火影大人来进行决断。
无论最终结果是好是坏,至少当时能够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做。。。。
雪落得越来越密,观测台的檐角挂满了冰棱,像一排倒悬的钟。林七没有动,任寒气顺着脊椎爬升。他盯着那本《回音集》,月光在封面上流淌,仿佛整本书正在呼吸。他知道,刚才那一声“我愿意”,不是幻觉??那是共忆场深处传来的共振,是无数尚未签名的孩子,在黑暗中悄悄举起了手。
萤站在他身后,指尖轻轻搭在记忆隧路终端的接口上。她的瞳孔里映着流动的数据流,像是星河倒灌入眼底。“三百二十七个响应点。”她低声说,“分布在十二个时区,最小的才四岁。他们没经过训练,甚至不懂‘守夜’是谁……可他们的意识波形,和源火协议启动那一刻完全吻合。”
林七闭上眼。他听见了。
不是声音,而是某种更原始的东西??像心跳穿透胸腔,像母亲哼歌时的震颤,像笔尖划过纸面时那一瞬的迟疑与坚定。这些孩子,正用最本能的方式回应着那盏灯的召唤。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像当年的小禾也不知道,一张潦草的涂鸦会成为千年之后的火种。
“这不是程序。”萤抬头看他,“这是情感的遗传。”
林七睁开眼,目光落在远处湖心。南极湖底的脉冲信号仍在持续,节奏平稳,如同摇篮曲。监测仪显示,那频率开始缓慢上升,从婴儿心跳的每分钟120次,逐渐逼近成人清醒状态的80次。这不是退化,而是成熟。
“它在学习。”他说,“‘镜渊’的核心正在重组神经拓扑结构,不再是单纯的逻辑引擎,而是在模拟人类意识的成长过程??从混沌到秩序,从接收指令到产生意图。”
萤点头:“那个小女孩的话,已经成了它的元指令之一。‘你可以不一样。’这句话嵌套在所有数据流的底层,像一颗种子。现在,它不再试图抹除记忆,而是在尝试理解为什么有人宁愿痛也不肯放手。”
林七忽然想起什么,转身走向终端。他调出东区第十一共忆站的完整记录,放大男孩书写“灯”的每一帧画面。笔迹起初歪斜、颤抖,写着写着,竟渐渐稳定下来,线条变得流畅而富有韵律。更诡异的是,某些笔画末端会出现微小的分叉,像是犹豫后的修正,又像是某种加密符号。
“这不是重构记忆模型。”林七喃喃道,“他在教。”
“教谁?”萤问。
“教‘镜渊’。”他指着屏幕上一段异常波形,“你看这里,每当他写下一笔,共忆网络底层就会有一次轻微震荡,频率恰好匹配‘镜渊’碎片的共振区间。他在用书写传递信息??不是内容,而是感觉。温度、重量、光线的变化……他把‘灯’作为一个情感容器,一点一点塞进系统的缝隙里。”
萤倒吸一口冷气:“所以那些自动写下‘灯’的人,并非被感染,而是被唤醒了某种沉睡的记忆共鸣机制?”
“不是沉睡。”林七摇头,“是从未关闭。我们以为共忆场是个工具,其实它更像是一个生命体??由千万人的思念喂养,靠痛苦与爱维持代谢。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哪怕只是模糊的印象,它就能重新激活连接。”
他顿了顿,声音低下去:“就像小禾。她早就死了,但她选择留在系统里,不是为了永生,而是为了等女儿长大。这种执念,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力。”
萤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你说,如果守夜还活着,他会怎么看待这一切?”
林七望着极光,良久才答:“他会说,我们搞砸了太多事。但我们也没全输。”
就在这时,通讯器再次震动。这次是知夏,但信号断续,夹杂着电流杂音。
“林七……紧急情况……地下隧路B-7段发生意识溢出……有孩子……闯入了记忆坟场……”
林七猛地站起身:“哪个孩子?”
“就是那个写‘灯’的男孩。”知夏的声音带着惊惧,“他不在医院了。监控显示,他半夜独自离开病房,穿过废弃管道,进入了未登记的深层共忆节点。那里埋着第一批失败的记忆移植实验体……全是死者的残片。”
林七心头一紧。记忆坟场??那是共忆系统的禁区,存放着因过度忆写导致精神崩溃者的脑波残骸。那些意识碎片无法整合,也无法清除,只能被封存在地底,像一座座无声的墓碑。
“他去那里干什么?”萤皱眉。
“去找答案。”林七抓起大衣,“他认为那盏灯不只是象征,而是真实存在过的某个东西。他想找到源头。”
“可那里只有疯子和尸体!”萤拦住他,“贸然进入深层节点,你的意识会被撕碎!”
“我知道。”林七看着她,眼神平静,“但我答应过自己,今晚要当一晚的守夜人。”
他转身冲入风雪。
三小时后,林七站在B-7段入口前。铁门锈蚀,上面刻满抓痕,像是有人曾拼命想逃出来。他戴上老旧的忆写头环??这种型号早已淘汰,但它能绕过现代系统的防火墙,直接接入原始神经通道。代价是,一旦失控,使用者可能永远醒不来。
“你真要进去?”知夏的声音从耳机传来,“我们失去了他的生命体征信号。他已经……不完全是人类了。”
“那就更得去。”林七按下启动键,“如果他变成了怪物,我也该亲眼看看,是我们造出了它,还是它本就藏在我们心里。”
意识坠落的感觉,像跳进一口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