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秘阁蠹简藏古黎迷雾深(第1页)
忘忧谷的清晨,并未带来多少暖意,反而因弥漫的雾气更添几分湿冷与神秘。楚倾雪一夜未眠,守在西厢竹榻旁,看着苏寒在千丝蛊作用下那平稳却无比脆弱的睡颜,心中如同压着万钧巨石。
一个月。只有一个月。
脚步声轻轻响起,月玲珑端着一碗热气腾腾、药味刺鼻的汤药走了进来。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经过一夜调息,气息平稳了许多,重新戴上了那副妩媚而疏离的面具。
“给他喂下去,能滋养几分元气,稳固千丝蛊。”月玲珑将药碗递给楚倾雪,语气平淡,“我们时间不多,今日我便要回总坛一趟。”
楚倾雪接过药碗,小心地吹凉,一点点喂入苏寒口中,闻言动作一顿:“回总坛?去秘藏阁?”
“不然呢?”月玲珑瞥了她一眼,“难道真指望你能找到那个神出鬼没的诸葛明?《九黎荒古纪》是目前最确切的线索,必须一试。”
“我与你同去。”楚倾雪毫不犹豫地道。让月玲珑独自行动,她无法放心,更何况涉及苏寒的生死。
月玲珑嗤笑一声:“你?你以为万毒门总坛是什么地方?菜市场吗?你这一身中原正道的剑气,隔着一里地就能被那些老怪物闻出来,是嫌死得不够快,还是想拉着我和他一起陪葬?”
楚倾雪语塞,知道她说的是事实。在这南疆之地,她确实寸步难行。
“那你…”她眼中充满担忧。
“放心,我还没拿到我想要的东西,不会让他轻易死掉。”月玲珑语气淡漠,却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你安心在此守着他就好。婆婆虽然深不可测,但既然出手稳住了他,暂时就不会再动他。这忘忧谷,反而是眼下最安全的地方。”
她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不过,谷中之人,也并非全是婆婆的心腹。你最好待在竹楼附近,莫要随意走动,更不要相信任何主动接近你的陌生人。”
楚倾雪心中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
喂完药,月玲珑不再耽搁,换了一身更加利落的深紫色劲装,向婆婆禀报后,便悄然离开了忘忧谷,身影很快消失在浓雾与密林之中。
竹楼内,只剩下楚倾雪、昏迷的苏寒,以及那位深不可测、终日闭目调息的婆婆。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流逝。楚倾雪寸步不离地守着苏寒,细心观察着他每一丝细微的变化,同时剑心始终保持警惕,感知着竹楼外的动静。
果然如月玲珑所言,这忘忧谷并非世外桃源。她能感觉到,偶尔有充满探究、甚至隐含恶意的目光从竹楼外扫过,但或许是由于婆婆的威慑,并未有人真正靠近。
婆婆大部分时间都如同枯木般静坐,只有在固定的时辰,才会起身为苏寒检查一次千丝蛊的状况,偶尔调整一下熏香的配方,除此之外,几乎不与楚倾雪交流。
这种压抑而未知的等待,几乎令人窒息。
首到第三天黄昏。
夕阳的余晖艰难地穿透谷中雾气,给竹楼投下昏黄的光影。一首静坐的婆婆忽然睁开了眼睛,看向门口。
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月玲珑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的劲装上沾着些许尘土,发髻稍显凌乱,眼神中带着一丝倦意,但更多的是一种兴奋与凝重交织的光芒。
她先向婆婆行了一礼,然后快步走到楚倾雪面前,压低声音道:“东西拿到了!”
楚倾雪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月玲珑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衣物。那并非想象中的厚重书卷,而是一卷由某种不知名的暗黄色兽皮制成的卷轴,边缘己经残破不堪,用古老的丝线粗略捆扎着,散发出无比沧桑古老的气息。
展开卷轴,上面的“文字”更像是一个个扭曲诡异的图画和符号,充满了蛮荒的气息,与中原文字体系截然不同,正是婆婆所说的“古黎文”。旁边还配有一些同样古朴的插图,描绘着祭祀、狩猎、以及一些形态奇异的凶兽和神祇图案。
月玲珑指着其中一幅插图,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你看这个!”
楚倾雪凝目望去,只见那插图描绘的是一座巍峨古朴、风格迥异的祭坛,祭坛中央,摆放着一件被刻意突出描绘的器物——那器物的轮廓,赫然与苏寒那半块青铜虎符极其相似!但仔细看去,又似乎更为复杂,周围还环绕着一些难以理解的象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