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1页)
艺术总监昂着下巴:“传授使用经验。我们之前是采购的甲方,帮这个忙不赚钱,而且这家led公司日后会来欧洲参展,根本不用远程去一趟中国。”
老板却依然有意愿应邀,毕竟成立工作室那年就与这家公司合作,两边都是老朋友。
第二日,老板获得正式邀请函,vp行业座谈会将在当地会展中心举办,参与名单里有鼎鼎大名的美国常青藤、本地高校的传理学院,而英美工作室各一个,其他参与的更多是在亚洲作出vp尝试的业界人士,比如韩国某电视台小组。
这一趟主要互相交流和学习,老板看作培训,带着周译和两个刚入职的同事一起去,让周译当新人代表。
出发日在月底,周译飞回去参加展览,住招待酒店,接连两天跟着老板观展,展览里有硬件、软件,每天人满为患。
途中,老板研究一些软件,对周译说道:“能开发和托管软件很重要,自研、ip能力强,可以长期授权盈利。”
周译点头,说:“开发的话需要一点时间。”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观展,不断沟通交流新旧视野和可以推进的方向。直到第三天,他们开始参加国际座谈会,座谈
会分上下午两场,上午是行业分享,下午是技术交流,排面不小。
上午的场合由老板坐镇,台上摆圆桌椅、矿泉水,他坐着拿麦克风讲话,大屏背后用中英文相应撰写工作室名称、职位和代表项目,他侃侃而谈,措辞专业。只不过同行那么多人穿西装,唯独他是polo衫和球鞋,佩戴一个参会证挂牌,就是不穿西装,叛逆松弛得很。
下午的场合由周译做代表,他戴眼镜,穿西装,分享计算机和led的使用,正巧就碰上韩国某电视台的小组代表同台,代表看起来35岁,手下两个徒弟跟他一样大。结束后,他们几个亚洲人聚一起聊天,一下子让他从欧洲的行业氛围回到亚洲。
“韩国电视台用vp做新闻吗?”周译与他们交谈,问道。
“对。”
同龄的韩国人问:“你学计算机,为什么不去科技公司,待遇在全球都很好。”
“误打误撞的。”周译回答:“好多人问这个问题,对科技公司滤镜很大,说到底去哪里都是码农。”
“反正都比电视台好。”这位韩国人呵呵笑。
这天行程结束,英国刚好放公共假期,老板直接飞回伦敦度假,让其他人各自安排,假期结束回工作室上班就行。
周译到招待酒店取行李,坐一趟车,去往家里开的连锁酒楼旧址。酒楼是实打实的老字号,如今因倒闭潮尘埃落定,退出市场。他看见旧址换成新的西餐厅,周边的食肆也更新迭代。
夜晚回家之前,周译给陈知露发消息,问她在哪里。还没得到回复,他便独自回家。最大的楼房资产仍在,他提着行李上楼,按门铃。
于敏查看猫眼,立即开门,抱住周译,“小译竟然回来了,为什么不发消息给我们。”
周译一手回抱,一手提行李,温暖地笑道:“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