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星火燎原之势(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曰‘强军’:尤以‘强海’为先!水师之力,乃开拓之基,护国之盾!”

“二曰‘实工’:全力发展重工、军工!天工院及各处分院,需扩大规模,集中攻关,将新式技术尽快转化为产能!”

“三曰‘育才’:扩大海军、陆军官学堂规模,增设专业科目(如轮机、造船、火炮、测绘),广招良家子、有功将士入学!朕要的不是匹夫之勇,而是精通技术、善于指挥的职业军官!”

“五路并举:”

“第一路:军工攻坚!”

“着徐光启、宋应星领衔,抽调天工院、军器局、宝源局精锐,成立‘龙吟火炮局’、‘蛟龙鱼雷局’、‘织女动力局’!集中资源,攻克技术难点,建立生产线!朕不管花多少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一年内,朕要看到‘龙吟炮’的样炮!两年内,要小批量装备新舰!”

“命福建、南首隶、广东三大造船厂,即刻着手设计基于‘织女III型’蒸汽机和新型舰炮的新式铁甲舰!吨位要更大,火力要更强,防护要更优!”

徐光启、宋应星激动万分,立刻跪地领旨:“臣等必竭尽所能,不负圣望!”

“第二路:海军扩编与战术革新!”

“命俞咨皋,会同兵部、五军都督府,即刻制定新的海军扩编方案!以现有舰队为骨干,以新造舰艇为核心,组建三大舰队:北洋舰队(驻天津、旅顺)、南洋舰队(驻福州、广州)、远洋舰队(暂驻台湾、待建)!”

“所有海军将校,需分批进入海军军官学堂进修,学习新的战术纲要(皇帝所‘梦授’之新战术)!淘汰旧思维,掌握新战法!”

“俘获之西夷战舰,可用的加以改造,编入辅助舰队;不堪用的,拆解研究其结构!”

俞咨皋轰然应诺:“臣遵旨!定打造一支无敌于西海之雄师!”

“第三路:台湾经营与南海经略!”

“台湾设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台湾府,下辖数县,移民实边,军屯民垦齐头并进!招募闽粤贫民前往拓殖,给予土地、农具、减免赋税!”

“以台湾为前出基地,加强对琉球、吕宋、旧港宣慰司等地的控制与影响力!南海诸岛,需勘测立碑,宣示主权!鼓励商船前往贸易,水师为其护航!”

内阁与户部、兵部官员纷纷领命。

“第西路:战俘处置与外交运用!”

“三法司会同礼部、兵部,依《大明律》,对荷兰战俘进行公开、公正审判!首恶(揆一、特罗普等)必判极刑!余者按罪责轻重,或服苦役(修路、开矿),或羁押待赎。”

“然,审判需有程序,可允许荷兰东印度公司特使(通过郑芝龙渠道)聘请状师(律师)为其辩护,亦可允许西夷各国使节旁观。朕要让他们输得心服口服,更要让万国皆知我大明乃法治之邦,非野蛮嗜杀之辈!但法理如山,绝不容情!”

“此事,可作为与西夷谈判的筹码。彼等若想赎回部分俘虏,需拿出足够的诚意:赔偿军费、公开道歉、承诺永不犯境、并开放其控制下的商站(如印度、非洲据点)于我大明商船,允我设立商馆!”皇帝此举,既维护了法律尊严,又将其转化为外交和经济的利器。

刑部尚书解学龙、礼部尚书孙慎行(兼管藩务)躬身领旨:“臣等明白,必依法办理,彰显天朝气度法统!”

“第五路:人才荟萃与科技升华!”

“着吏部、兵部、天工院联合发文,向全国征集格物人才、巧手工匠!凡有真才实学者,不论出身,皆可至各地天工院分院考核,一经录用,待遇从优!”

“命徐光启、宋应星组织人手,根据新得知识,开始编纂《天工开物·新编》,系统总结收录最新格物之学、工艺之术,刊行天下,以为推广!”

“另,朕己得数位精通船舶设计之大才(龙魂召唤),不日将抵达南京龙江船厂报到,俞咨皋需妥善安排,使其人尽其才!”皇帝轻描淡写地又抛出一个“天启”。

俞咨皋虽觉惊奇,但己习以为常,立刻应下。

二、保障:倾国之力,排除万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