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谈判(第2页)
这就是典型的西方人的思维,他们对东方的了解可谓是皮毛。好在罗斯福带的翻译是个华人,还是个犯了事之后流放南洋的落地秀才。不甘寂寞的落地秀才,选择了去欧洲看看世界,转悠到了纽约,又去了费城。落地秀才的运气不错,一路上也经历过多次危险大难不死,完了钱之后,找了个翻译的工作。
一开始这位落地秀才并不被美国人重视,一直到连连碰壁之后,罗斯福才特意找他来询问。
落地秀才听完了罗斯福的疑惑之后哈哈大笑,告诉他东华国王其实是被流放到北美来的,给他一片地方让他自生自灭。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争斗皇位的血腥,东大皇帝是为了避免后患,免得一个有资格夺取皇位人呆在国内。所以,东华国王的身份反而是个负担,北部和中部两个省的首领,反而要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至于为何要先去北部省,因为北部省的首领贾芝的出身高贵。他的父亲是中央帝国的首相,最顶尖的贵族出身,在国内有封地的那种。要知道,中央帝国的皇家子弟都在本土都未必有封地。
提到中央帝国的首相之后,罗斯福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世界第一强国的首相之子。这个就好理解了。
罗斯福很谦虚的向落地秀才请教中央帝国的事情,从历史到文化。
抵达开远城之后,罗斯福对于此行的任务,总算是有了一个头绪。心里也确定了一个事情,美国想要强大,首先要一定程度上的集权,其次是发展海军。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美国很难称的上强国。
有段时间,简中互联网上一些人狂吹华盛顿,说什么不想当皇帝。实际上他要敢啊!美国独立之后,甚至都没有一个政府,结果导致外交和贸易一塌糊涂,逼不得已才弄了个政府。刚打完独立战争那会,华盛顿要说当皇帝的话,信不信北美十三州的民兵请他吃铅弹。
美国早期真正牛逼的总统是林肯,坚定的打赢了南北战争,事实上将整个国家捏合在一起。但是这个国家容不下林肯这种强势的总统。
后期牛逼的总统则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一手奠定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基石。
这么牛逼的人物,却被美国媒体说成独裁者。导致罗斯福死后,美国精英阶层确定了一个共识,绝对不能出现第二个富兰克林-罗斯福。
肯尼迪想做第二个罗斯福,所以他脑洞大开了。物理意义上的。
贾芝亲自接待了罗斯福,与之进行谈判时,看见翻译落地秀才,很好奇的问他:“敢问仁兄台辅?”
落地秀才连连抱手:“不敢称台辅,在下罗敏字讷言,祖籍台州。今日在此,不过是游学四方,恰逢其会。”
贾芝很是感慨道:“罗兄孤身环游世界,勇气可嘉。”
罗斯福虽然一句听不懂,但是会看表情了,突然觉得翻译好牛逼,这么一个大人物态度也如此温和对待。
这个翻译不会卖了我吧?
只能说,美国人理解不了中央帝国对读书人的态度,一直都是高看一眼。更何况,贾芝确实想通过罗敏多了解一下东部的情况。
正式谈判开始,罗斯福提出双方达成和平协议,恢复战前的状态。罗敏则尽职的履行了翻译的职责。
贾芝的态度很明确,恢复原状不可能,我出动数万大军,费那么多钱,恢复原状不是白打了么?再说了,这次战争是美国方面反复在边境制造摩擦导致的,我方是自卫还击,是正义之师。不信你去打听打听,战争期间我们占领了那么多地方,完全可以留下不走,反正你们也打不过。
所以说,真相才最伤人,罗斯福受伤很深,但是却坚持完成自己的职责,辩解称都是州政府对民众的管辖不到位所致。并非中央政府的责任。
贾芝则称,那让州政府的代表过来谈好了。
第一次谈判的结果,自然是没有结果。
次日谈判继续,罗斯福表示,贾芝可以先说自己的要求。
贾芝很克制的表示,密苏里河以东五十公里范围内,纳入东华国的势力范围,这是前提条件。
罗斯福表示不能接受,战争的过程中,沿途各地的工厂都遭到了破坏,银行被搬空,大量的粮食被运走,就算是贵军的补偿了,我们不计较。所以还是要恢复原状,这要求一点都不过分。
贾芝表示,官方仓库里的粮食,主要是当地百姓拿走了,与我军关系不大。至于银行和工厂,战争中遭到破坏是正常的。
拿这个做战争的补偿,就是在闹笑话,我们没有要求你们赔款就不错了。如果美国方面不满意,明年继续打就是了。
第二次谈判继续没结果,双方都无法接受对方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