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5章 受阻(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等贾荃从皇家军校毕业了,可以直接塞进神机营,慢慢的打熬就是。

王熙凤颇为费解:“为何不走文人的路子,武夫总归是叫人轻慢。”

贾琏解释道:“重文轻武本就是邪路,凡事都要讲个平衡之道。先帝那会就在平衡文武,以后我入阁了,他还怕没机会?不止他一个,老二老三也要去军校读书,毕业之后从军。以后对外用兵,建立功勋的机会多了。”

王熙凤不免有点担心:“还要打仗啊?”

贾琏道:“多新鲜啊,你不打人家,人家要来打你。这世道一直都这样,谁的拳头大谁有道理。你注意点,别让孩子学成个腐儒。”

海外布局,贾琏一直在做。以后他入阁了,会投入更多。南洋在贾琏看来都不把稳,最好是把新华(北美)搞起来,制衡一下美国。

贾琏不是嘴上说说的,转头就写奏本直接上呈御前。

李元对于贾琏的奏本很是上心,第一时间就认真的看了。奏本里贾琏提到了大洋东岸的新华(北美)飞地,主张未来五十年加大投入。

还在假期的贾琏,因为这份奏本被传进了宫里。

一路到了乾清宫之后,看见李元站在墙边,一直在盯着看地图。

贾琏上前见礼后,李元转身笑道:“先生的奏本朕看完了,这新华州飞地太过遥远,朝廷要移民的话,投入太大了。”

确实远了一点,走一趟最快也要半年。现在往那边移民的事情,都是薛家商行在做,目前已经发现了金矿,暂时并未声张。

李元的态度很明确,投入太大,不值得。

“朝廷如果没有兴趣,仅仅靠民间大概很难做大。”贾琏也很无奈,实在是太远了,皇帝没兴趣,难度自然增大。

“这些年向海外陆续移民已经过千万了,沿海各省的一些官员已经在叫苦,希望朝廷叫停移民。此事,内阁也很为难,还是朕压住了。”

李元说明了情况,贾琏对此只能表示:“陛下厚恩!”

国人因为乡土观念,如果没有剧烈的动荡,国人不会选择背井离乡。这些年,向南洋和澳洲的移民已经过千万了,对于全国人口数量而言压力不大,但是对于沿海各省而言,压力还是不小的。

“朕也是为了国家。”李元无所谓的摆摆手,实际上对于开疆拓土,他也有强烈的欲望。毕竟要追上承辉帝,难度还是不小的、

承辉帝年间,西宁王越过葱岭,开拓了中亚,李逆在漠北的北海,东平王在东北方向,贾琏在南洋的开拓。整个国家名义上的疆域大大的增加了,国家的投入也非常的大。除了南洋之外,其他地方朝廷是没有实际控制权的。

为这点事情,皇帝能亲自解释一下,已经很难得了。

但是怎么说呢,贾琏总不能说,二三十年后,西进运动轰轰烈烈吧?

告辞出宫后,贾琏在马车上颇为惆怅。明明知道历史的发展趋向,却很难改变太多。三三十年的时间,这阶段欧洲因为战乱,给北美带去了大量的人口。这是贾琏这边没法比的,实在是太难了。不行就彻底的走民间的法子,集中精力先发展北美殖民地。

如何发展北美殖民地,贾琏心里默默的进行规划,现在南美各地的独立运动还在一个准备期,等到海地第一个宣布独立之后,才会掀起轰轰烈烈的独立战争。这个期间,欧洲也在围绕法国进行长期的战争。

墨西哥方面,以前西班牙的商船过来,都是用贵金属换茶叶瓷器等商品,现在以武器交易为主了,一看就是准备造反独立的样子。

支持西班牙是不可能的,只有支持独立派才能成为赢家。其他各国也一样,争取将大量的滑膛枪卖过去,军火买卖还是很挣钱的,先支持独立战争,然后加大贸易力度,未来联合墨西哥干美国,这倒是个不错的方案。

令人担忧的是欧洲人没有啥信义可言,贾琏担心到时候遭到背刺,没准他们联合起来,先干掉新华也未可知。

还是先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再说以后吧。

贾琏回到家里,先给薛蟠写一封信,让他将新华殖民地的情况详细的汇报一下。

远在广州的薛蟠,此刻热的满头大汗,两个丫鬟打扇子都热的浑身冒汗。

就这,薛蟠还没法停下来,还要与薛家商行的管事商量事情。

“上半年移民减速了,国内也没啥灾害,只能靠人贩子小打小闹的。最近下面的管事发明了个新的说辞,移民落地送老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