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先来后到(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陈雨薇从灯火通明的致辞台拾级而下,高跟鞋踩在木质台阶上发出轻微而孤寂的声响。

扑面而来的后台空气似乎比台上更显窒闷,混合着灰尘、汗水与残留的发胶气味。她手中捏着的优秀学生证书边缘有些硌手,但她几乎没注意到。

她轻轻吁出一口气,胸腔里那根因面对全校目光而紧绷的弦,终于缓缓松弛下来。一种虚脱般的轻快感,夹杂着演讲残留的微亢奋,在她四肢百骸流窜。

指尖似乎还残留着话筒的冰凉触感,但脑海里更清晰的,却是早先与江临舟四手联弹时,指尖下那黑白琴键的温润与震颤,以及结束时他那极短暂却真实存在的笑容。

那份经由完美协作而产生的奇妙共鸣感,像温热的泉水仍在心头涌动,冲刷着独奏后的些微空茫。她迫切地想找到江临舟。

不是为了一声简单的合作愉快,而是想抓住那稍纵即逝的连接感,想和他聊聊那个在第二乐章转调处他刻意放缓的半拍节奏,是如何恰到好处地托住了她即兴加上的装饰音;想问问他是否也感觉到了最后那个和弦落下时,两人呼吸那片刻的完全同步。

这种冲动对她而言有些陌生,却格外强烈。

她的目光像探照灯般快速扫过忙碌的后台。卸妆的舞蹈演员、收拾乐器的乐队成员、大声指挥着的老师终于,在一个堆放音响设备的相对安静的角落,她看到了他。

江临舟斜倚着一个黑色的器材箱,侧影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有些放松。但他并非独自一人。

林筱就站在他面前,一手叉腰,另一只手拿着瓶水,正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活泼笑意。

她甚至夸张地做了一个弹琴的动作,手指在空中飞快跳跃。江临舟听着,虽然没有大笑,但嘴角那抹松弛的弧度是实实在在的,眼神里也没有了平日里的疏离冷淡。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一种陈雨薇很少见到的、全然放松的、甚至可以说是舒适自在的状态。

他们之间流动着一种显而易见的老友般的熟稔和自然,仿佛形成一个无形的、旁人难以介入的气场。

陈雨薇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在原地,像是被那融洽的画面钉住了。

一丝惊讶和疑惑率先掠过心头。

林筱?她怎么会在这里?后台管理虽不严,但她并非这场演出的参与者。而且他们什么时候这么熟了?聊得这样投机?

随即,一种连她自己都未曾预料、更不愿承认的细微失落和遗憾,像一根冰凉细小的针,轻轻刺入心口。那感觉来得快而隐秘,却尖锐。

仿佛她刚刚小心翼翼捧起的一点温热余烬,还没来得及仔细感受其中蕴藏的可能,就发现那火光旁边早已有了另一人共享温暖,甚至那温暖可能并非因她而生。

她极轻极深地吸了一口气,如同登台前调整状态那般,将脸上所有不必要的情绪迅速收敛、压平,重新覆上一层礼貌而平静的、无懈可击的优等生面具。

她捏着证书的手指微微收紧,然后才迈开步子,以一种无可挑剔的平稳姿态朝他们走去。

她走近时,林筱率先注意到了她,立刻笑着扬声打招呼,语气热情而自然:

“雨薇!这边!哇,刚才致辞讲得真好!又大气又稳!”

林筱作为乐团资深长笛手,与陈雨薇在各种大小演出中合作过多次,虽不算知心密友,但也是能自然寒暄、彼此欣赏的关系。

江临舟闻声也转过头来,看到陈雨薇,眼神里似乎掠过一丝极快的、难以捕捉的情绪,但很快恢复平静,只是寻常地点了下头,语气是一贯的平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