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幕间(第2页)
一个微小到几乎无法察觉的动作,却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郑重。
江临舟默不作声地看着,学着她的样子,也稍稍再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让身体与钢琴处于最舒适的角度。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她上台前的状态,一种与他截然不同的准备仪式。
台下观众席最后一点细微的嘈杂声也彻底消失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片光区,等待着。
就在这片蓄势待发的寂静达到顶点的刹那
他们极快地侧过头,视线在空中交汇。
没有言语,没有笑容。
那一眼,短暂如电光石火,却完成了一次超越语言的确认。彼此眼中映出的,是摒除一切杂念后,只剩下音乐本身的绝对专注。
视线交错分开,同时落在黑白分明的键盘上。
江临舟沉稳地抬起手臂,悬腕,屏息。
他的手指,带着他特有的冷静与控制力,落下了第一个音符。
清晰、准确、冷静,清晰地标示出节奏与和声的骨架。
陈雨薇的旋律线条几乎是紧接着切入,初时能听出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音色带着些许紧绷,如同初春溪流,小心翼翼地寻找着河道。
开始的几个乐句,能清晰地听到两个独立声音的谨慎磨合。
他们在彼此的领域边缘试探,预留出空间,倾听对方的呼吸和力度,像两个初次共舞的搭档,脚步规矩,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然而,柴可夫斯基这颗精心雕琢的“花”的种子,一旦落入肥沃的土壤,便会自发地汲取养分,蓬勃生长。
很快,谨慎的冰层开始消融。
江临舟那原本过于理性的节奏,不知不觉中注入了弹性,开始跟随着旋律的呼吸微微起伏,为陈雨薇的情感流淌提供了更稳固而灵活的河床。
而陈雨薇,在那坚实骨架的支撑下,仿佛终于挣脱了最后一丝束缚,指尖下的旋律变得愈发鲜活、灵动、充满歌唱性,情感饱满却不再泛滥,每一个装饰音都恰到好处,每一处力度变化都充满了动人的细节。
他们不再需要思考如何“配合”,音乐本身成了唯一的引领者。
他们的听觉、呼吸、乃至情绪的起伏,都被无形的旋律线紧紧缠绕在一起,同步起伏,交融共鸣。华丽的琶音如水银泻地,轻快的圆舞曲节奏令人心旷神怡,优美的旋律在两人指尖流淌、交织、升华。
台下,最初的礼貌性关注,早已化为全神贯注的寂静。
观众们被这逐渐升温、最终变得浑然天成的音乐牢牢吸引。
能看到有人不自觉地随着圆舞曲的节奏轻轻点头,能看到许多人脸上露出享受和沉浸的表情。
音乐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它在舞台上空盘旋、飞舞、绽放,也将这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感受,丝丝缕缕地注入每一位聆听者的心中。
最后一个辉煌的和弦,由他们共同用力砸下!
饱满、坚定、淋漓尽致,为这场音乐的盛宴画上了一个无比圆满的句号。
余音如同拥有了实体,在寂静下来的礼堂梁柱间缠绕、回荡、久久不散。
刹那的绝对寂静之后,
雷鸣般的掌声如同山洪暴发,骤然席卷了整个空间,热烈、持久、充满了发自内心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