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Maestoso – Allegro con brio ed(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江临舟回到音乐厅时,上午的比赛已经结束,场馆里的人流一度变得稀少。

大部分观众趁着午休时间离开,有的在大厅聊天,有的靠着栏杆低头翻看手机。

评委席有人短暂离场,后台工作人员忙着调整场地,空气中残留着微弱的咖啡和消毒水气味。

午间的喧闹逐渐消散,江临舟找了个不显眼的位置坐下。

午后的光线透过大厅高窗投下清淡的影子。

舞台那头,下午场选手的签到和准备已经开始,后台通道有人来来往往,脚步声和乐器盒的碰撞交错在一起。

周明远的名字已经从节目单上划去,想来他应该是在上午那组演奏的。

江临舟偶然瞥见他从休息区出来,神色一贯克制,步伐和表情都没有太大波动,只是在整理琴谱时动作略显缓慢。

很快,场务人员在舞台边提醒下午场的首位选手准备登台。

大屏幕上新一轮名单滚动,陈雨薇的名字被标注得分外醒目??贝多芬《c小调第32号钢琴奏鸣曲》选段,正是前一阵课上她练习最多、被老师重点点评过的那首。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观众席上的讨论声也被压低了许多。

陈雨薇换好礼服,稳步走上舞台。她站定、鞠躬,动作干脆利落。

落座的瞬间,整个身体就像进入了另一个系统,气质收束,眼神锐利,指尖在琴盖上敲了一下,轻轻调整了座椅和手的位置。

贝多芬《c小调第32号钢琴奏鸣曲》Op。111。

这首曲子对大多数观众来说,并不算耳熟能详。

贝多芬晚年创作,整首奏鸣曲只有两个乐章,和常规的三乐章、四乐章完全不同。

第一乐章气势激烈、节奏紧张,几乎充满了一种生死关头的挣扎和爆发。

第二乐章则变得异常安静和悠长,像是在所有激情之后,独自一人对着深夜叙说最私密的情感。

据说贝多芬写这首曲子的时候,已经几乎完全失聪。他选择用极端的对比,把一生的激情、愤怒和最后的宁静,全部压缩在这最后一部钢琴奏鸣曲里。

对很多钢琴家来说,这首曲子几乎是人生总结的象征,也是许多音乐会上的终极考验。

江临舟记得,老师曾说过:

“弹这首曲子的人,一定要有足够的故事和承受力。不是炫技,而是经历和理解。”

舞台上,陈雨薇已经落座。

??她今天选的正是这首极难驾驭的晚期作品。

陈雨薇换好礼服,在聚光灯下显得格外明亮。

她的长发束得很利落,侧脸线条干净,步履平稳地走向钢琴中央,落座时整个人的气场就随之收束起来。

她低头整理了一下手指和乐谱,抬眼环视全场,目光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

与以往的冷静克制不同,这一次,江临舟几乎在她刚坐下时就感受到某种强烈的变化,那是一种内里燃烧的热度,似乎蓄势待发。

她的指尖轻搭在琴键上,眼神专注,没有多余的仪式感。

就在灯光下落的那一瞬,她稳稳按下了第一组Maestoso和弦。

那是全曲最具“仪式感”的开头,低音和弦厚重,像是铁闸骤然落下。

她没有刻意美化音色,而是任凭每一个和弦直接撞入空气。

不仅有力度,更带着一股碰撞的存在感。

她拉开每个句末的休止,留出间隙,让台下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种凝重与即将到来的爆发。

每一次强音,她都用全身的重心下压,却控制得极有分寸,不让任何一组和弦溢出边界。

观众席上,哪怕是不懂音乐的人,也能听出这段演奏里并没有太多温和与舒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