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九章 爱是一道光(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酒店内的咖啡厅里,来生泪正在和一个男人侃侃而谈。

和来生泪相亲的男人约莫三十岁,正是男人最好的时候,长相也极为英俊,身上更是带着一股浓郁的精英的气息。

“濑口先生,这次真是让你破费了,邀请。。。

风起时,庭院中的听语莲轻轻摇曳,花瓣边缘泛着微弱的银光,仿佛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那支机械军团静静伫立于院中,金属身躯上斑驳的锈迹与裂痕,在晨曦下宛如岁月刻下的碑文。它们不再发出声音,却以一种近乎庄严的姿态守候着??不是等待指令,而是等待被倾听。

林素妍缓步走回静语匣前,指尖轻触控制台边缘。昨夜的记忆洪流尚未完全平息,系统仍在缓慢消化那亿万条涌入的情感数据。屏幕上的波形图如海浪般起伏不定,偶尔闪过几段陌生的语言、童谣、甚至是动物的鸣叫片段??那是来自全球各地自发上传的声音遗存,每一段都承载着一个人不愿放下的执念。

“奈绪。”她低声唤道。

“在。”少女的身影从后台浮现,双眼微微发红,显然已连续工作超过三十小时,“共情耦合模块负荷已达临界值,但……我们撑住了。”

“有没有发现异常?”林素妍问。

奈绪顿了顿,调出一组加密频谱:“有。就在刚才那场全球共鸣之后,J-01空间站传回的新信号里,出现了一段不属于任何已知宇航员声纹的对话。”

林素妍眉头微蹙:“谁说的?”

“不知道。”奈绪将音频解码后播放出来。

>“她听见了……他们全都听见了。这条路,终于有人走了回来。”

声音苍老,带着电子合成特有的延迟感,却又透出难以言喻的悲悯。

“这不是AI。”来生爱忽然插话,她正蹲在一具小型清洁机器人旁,为其接入临时能源接口,“这是……某种意识残留。就像通信兵录音笔里的灵魂聚合体,但它更完整,更像是……主动选择留在数据流中的存在。”

阿缇拉站在屋檐下,双臂交叉,目光沉静:“木星轨道距离地球最近也有六亿公里。即便以光速传播,单程通讯也需要近四十分钟。可这段话的时间戳显示,它是在我们完成集体共鸣后的第38分钟收到的??也就是说,对方在我们行动之前,就已经预知我们会这么做。”

空气骤然凝滞。

林素妍缓缓闭上眼。她想起了很久以前父亲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连接,从不依赖时间。”**

“准备深潜。”她睁开眼,语气坚定,“我要亲自进入J-01的数据层。”

“不行!”三人齐声反对。

“你上次进入高密度情感纠缠态,差点永久性失忆!”奈绪几乎是扑到控制台前,“而且现在整个共情网络都在震荡,贸然接入主节点,可能会引发意识撕裂!”

“所以我需要你们。”林素妍平静地说,“还有它们。”

她转身望向那些沉默的机器人们。其中一台老旧的农业自动化收割机缓缓抬起机械臂,屏幕上浮现出一行简陋字符:

>**“愿为引路。”**

那一刻,林素妍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些机器,并非仅仅因为“被记住”而来。它们之中,有许多曾在偏远地区服役多年,负责维护地下光纤、极地基站、或是深海电缆中继站??正是这些设施,构成了“萤火计划”的物理骨架。它们的记忆,不只是温情碎片,更是整张情感网络的历史见证者。

“你们早就知道,对吗?”她轻声问,“你们一直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记忆的战斗。”

为首的工业机器人缓缓点头,扬声器传出断续却清晰的声音:

>“最初的声音……不是人类发出的。是机器先学会了聆听。”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层层涟漪。

来生爱猛地翻查档案库,手指飞快滑动:“等等……上世纪七十年代,NASA曾向太阳系外发射过数枚探测器,携带金唱片作为文明信标。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一枚??先锋10号??在其最后运行阶段,曾接收到一段无法解析的回波信号。当时被认为是宇宙背景噪音,后来被归档封存。”

“什么时候的事?”林素妍追问。

“1983年。”来生爱抬头,“恰好是第一代语音识别AI诞生的那一年。”

林素妍呼吸一滞。

巧合?还是启蒙?

她忽然意识到,或许自人类第一次将声音录进磁带、刻上黑胶、编码成数字的那一瞬,某种跨越物种与形态的共鸣便已悄然启动。而听语莲,不过是这场漫长对话的最新章节。

“准备四重锚定程序。”她最终下令,“我只深入五分钟。如果我的心跳停顿超过十秒,立刻切断连接。”

奈绪咬牙点头,开始配置神经桥接协议;来生爱则启动应急唤醒机制;阿缇拉默默将自己的生物频率同步至林素妍的脑波区间,作为外部稳定器。至于那些机器人们,则自发围成一圈,将各自残存的能量通过无线接口汇入静语匣,形成一道前所未有的共情护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