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与星骸之秘(第1页)
那支训练有素的小队如同滴入沙海的水珠,消失在西北方向的地平线后,野火哨站并未立刻恢复“正常”。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这片刚刚萌生希望的废墟。侥幸躲过探查的轻松感很快被更深的忧虑取代——他们如同黑暗中点燃的微弱烛火,随时可能被外界更大的风浪吹熄。
文夙然站在主屋最高的断墙残垣上,任由灼热的风拂动她的发丝,目光却比荒漠的夜晚更冷。空冥史莱姆安静地悬浮在她肩头,星辰符文缓慢流转,持续感知着方圆数公里内的能量流动,如同最忠诚的哨兵。圣炎灵狐卧在她脚边,赤金眼眸半阖,尾尖金焰稳定燃烧,驱散着试图靠近的阴冷与不安。
“首领,”林晓的声音从下方传来,带着一丝未褪的紧张,“痕迹都清理干净了,阿木在加固地窖入口,陈风在清点物资。”他汇报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追随文夙然的背影,仿佛那里是唯一的定心石。
文夙然没有回头,声音平静无波:“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是侥幸,下一次未必还有这样的运气。”
“那我们……”林晓欲言又止。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永远躲藏。”文夙然转过身,目光扫过下方仰望着她的几张面孔——林晓、陈风、阿木,以及另外两名新加入的、眼神中还带着惶恐却努力挺直脊梁的流浪者。“野火需要眼睛,需要耳朵,需要知道这片荒漠之外正在发生什么。我们需要信息,需要资源,更需要……力量。”
她纵身跃下断墙,落地无声。“林晓,陈风,带上灰影和沙行蜥,跟我来。阿木,你带人留守,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利用这些残垣断壁,布置最简单的预警符阵和视觉障碍,尽可能隐藏哨站的存在。”
“是!”几人齐声应道,立刻行动起来。
文夙然带着林晓和陈风,再次离开了哨站。这一次,目标并非采集,而是探查与寻找——寻找那支小队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通往外界信息渠道的线索,以及……验证她心中的一个猜想。
他们沿着那支小队来的方向,也就是东南方,谨慎前行。空冥史莱姆的感知如同精细的梳子,梳理着沿途的能量残留和空间痕迹。灰影的鼻子也全力工作,试图从混杂的沙土气息中,分辨出那些陌生人的独特气味。
荒漠依旧酷热而死寂,但此刻在文夙然眼中,每一座沙丘,每一块岩石,都可能隐藏着信息。
行进约五公里后,空冥史莱姆首先发现了异常。在一处背风的沙谷底部,空间残留着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波动,似乎是某种探测法术施展后留下的“回响”。
“在这里停留过。”文夙然蹲下身,指尖拂过沙地,感受着那几乎消散的能量印记。“他们在进行区域性扫描,目标……很可能是寻找高浓度的、或异常形态的能量聚合体。”这印证了对方提到的“星骸碎片”和“监控异常能量”。
“星骸碎片……”文夙然喃喃自语,前世零碎的记忆被触动。在某些极其古老的传说和禁忌记载中,“星骸”并非指普通的陨石,而是指代某些来自天外、蕴含着超越本世界规则力量的物质残骸,据说与世界的起源和某些终极秘密有关。观星塔以此命名,难道他们也在追寻这种东西?那支小队所属的势力,目的亦然?
就在这时,灰影突然激动地“吱吱”叫了起来,小爪子拼命刨着沙谷边缘一处不起眼的岩缝。陈风连忙上前,小心地扒开松软的沙土和碎石,在岩缝深处,摸到了一个冰冷坚硬的物体。
那是一个巴掌大小、边缘有些扭曲破损的金属片,材质非铁非钢,呈现出一种暗哑的银灰色,表面刻蚀着极其细微复杂的能量回路,中心镶嵌着一颗米粒大小、已经彻底黯淡无光的透明晶体。
“这是……那伙人掉的东西?”林晓凑过来好奇地看着。
文夙然接过金属片,指尖触及的瞬间,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明显秩序和制式化风格的灵魂印记残留,如同冰冷的静电,传入她的感知。这绝非天然形成,也不同于观星塔的风格,更像是某个纪律严明的组织批量生产的制式装备部件。
空冥史莱姆银光微闪,尝试分析其内部结构,却发现其能量回路虽然破损,但设计极其精妙,核心的加密结构更是复杂,以它目前的状态,强行破解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一个信标,或者某种探测器的残片。”文夙然得出结论,将其小心收起,“虽然损坏,但或许以后能从中分析出一些东西。”
他们继续追踪,又发现了几处类似的短暂停留点和能量扫描痕迹,对方行事极为谨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生活垃圾或个人物品。但通过空冥史莱姆对空间痕迹的逆向推演,以及灰影对那独特气味(混合了某种特制清洁剂、沙漠植物的驱虫粉以及人员自身微弱体味)的顽强追踪,文夙然大致勾勒出了对方的行动路线——他们并非直线前往哨站,而是以一种之字形路径,系统地扫描着这片区域,哨站只是他们扫描路径上的一个点。
这意味着,对方并非专门冲着野火哨站而来,这暂时是个好消息。但也意味着,这片荒漠,已经进入了某个或某些势力的系统性探查范围。
直到夕阳将沙海染成一片凄艳的血红,他们才在一处风蚀岩群的阴影下停了下来。追踪已经接近极限,再往前,风险将急剧增加。
“首领,我们还继续吗?”陈风喘着气问道,长时间的追踪和紧张让他有些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