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圈佛子王维七(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错把小抄传给国子司业后》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啊?

柳宗元虽然心里很是抗拒,但是他点开了《毛笔》的那一篇。

李氏家族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四处寻找方士,炼制金丹,其实不是为了自己吃下长命百岁,而是驱散宫廷之中的妖气。

妖气太浓,难以去除。李氏家族决定新修皇宫,可惜妖气也紧随其后。他们只好将就度日。唯独东宫的太子,看透了妖气的真相。

他勤练书法,昼夜咏诗。月圆之夜,刹那之间,书案上的毛笔金光闪闪,香气四溢,随即消失不见。

果然如太子所料,知识就是力量,他用学习战胜了妖气。

可是之后,他常常惦记着那根趁手的毛笔。哪怕是他登基之后,也忘不掉毛笔的气息,尤其是月圆之夜,他望着银白的月光,哀叹不已。

或许是心事太重,他在大明宫里,渐渐察觉妖气邪不可耐,于是前去西方散心,美名其曰“奉天”。

西方,以前万里之远,现在就在凤翔。

皇帝料事如神,他离开皇宫之后,妖气席卷整个京城,人们惶恐不安,他便叫来随行的诸位宰相一同商议,起草诏书,安抚百姓。

负责书写的翰林学士,名叫陆贽。只有他,出远门还带上一沓子纸和一根毛笔。

宰相们聚在一起讨论除妖对策,他们争执不下,时光虚掷,皇帝心焦。一旁的陆贽对毛笔低声细语,随后毛笔一跃而起,飞快舞动,自行写出诏书。

皇帝大为震撼。他仔细看过毛笔,像极了他的白月光毛笔。

于是,远近征发的诏书,皇帝都交给这支毛笔来做。陆贽操笔持纸,成于须臾,将功劳都归于他自己。

只要能重见白月光,皇帝对此并不计较。而且陆贽非常善于照顾毛笔,所以白月光一直由他来照顾。

时日久了,陆贽恃宠而骄,他听闻有一位大臣,普天之下的民众都对他嫉之如仇,便大胆指责对方,甚至让毛笔代为写表,罗列奸臣的罪名。

翰林学士,不止陆贽一人。有人看见他的文章由毛笔自主完成,便举报他纵容宫中的妖孽。

皇帝大惊,当年陆贽答应过把毛笔一事藏好。宫廷之外,大家可都当大明宫的妖气荡然无存。

皇帝惴惴不安之时,被陆贽指责的奸臣,趁机罗织构陷,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将陆贽分司东都,避一避风头。

陆贽也明白皇帝的心意,闭门不出,避不见客,只为守护毛笔的秘密。

皇帝日日夜夜思念毛笔,只好把感情寄托在毛笔所做的文章上。他拿着《论裴延龄奸蠹书》爱不释手。

柳宗元皱着眉头。

他戳了戳百炼镜,怎么也看不到后文。

所以陆贽被重用,是因为他有神奇的毛笔?

这是哪个乡野村夫编出来骗小孩子的故事啊。

可这篇文章里,有真实的人名和地名,又不像是瞎编乱造的。

妖气吓不到柳宗元,但陆贽分司东都吓到了他。

之前,柳宗元专程拜访过他的座主顾少连。

那一天,顾少连笑话裴延龄,说他不知被何人吹捧,架在高位,随时可能因捧杀而迅速跌落。

顾少连劝柳宗元安分备考制举,不需要为朝堂中的事过于烦恼。他和陆贽现在早已想好,等着裴延龄自己栽倒即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