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圈佛子王维三(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就像是王维的诗中所写的那样。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官宦人家忽然隐居深山,不让别人知道可就亏了。

柳宗元顿悟,阳城其人是在长安混不下去,回乡之后编了故事,才重返朝堂。

“他在集贤殿待过……”刘禹锡曾经听说过传言,“集贤殿作为国家藏书要地,雇了不少抄书的人,轻松简单的闲差,但是有些人啊,忙到天黑都抄不完。”

柳宗元阴阳怪气:“那是他好学,窃官书来读,于是到了今日,无所不通。”

“阳城无所不知,他在朝堂之上,提了什么建议?”

柳宗元不假思索:“其他谏官成日说些小事影响圣人,但阳城不一样,他识大体。”

“阳城和兄弟关系好,当年一起隐居在夏邑,如今一起来京城,白天不谏言,晚上在家喝酒可是热闹。”

“兄弟三人夜里不闲着,一起商量朝政,”柳宗元清了清嗓子,“三人之力,才拿一份俸禄。裴延龄应当感谢他。”

“那可不是嘛。他的俸禄每月一点不留,全都拿去救济卖酒的人家。”

“阳城,大善人啊。”柳宗元叹了口气,“当年听说阳城刚到京城,许多人要一睹他的风采。那会儿我还不明白,现在还真倒要看看他如何拼死谏诤。”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但人都有难处。

王维诗中的隐者,顶着狂风也要泛舟,拄着拐杖也要去欣赏夕阳。

要不然他对桃源生活的梦想,不就破灭了?

大明宫中,紫宸殿内。

李适开开心心上朝,昏昏沉沉听政。

朝中的大臣,一个个上前奏对,只是换着花样,说一样的话。

越听越困。

李适打了个哈欠。

尤其是京兆尹,近日以来,他先是诬告小裴虚报市价,又说长安外没有空地,而且还说一百万围草太过浪费,买两万随用随取即可。

今天,换了个人过来说一百万围草,长安城的百姓从冬天到夏天啥也不干,搬一年也搬不完。

只好听他们的,停掉百万围草一事。

毕竟,朕最在乎百姓的生计了。

等一下,他们不会是又结朋党了吧?

李适左看右看,想找几个正直的人问一问。

顾少连……他上次耍酒疯打了小裴,肯定不会说裴延龄的好话。

陆九……冷落他这么多天了,陆贽却还不向朕道歉求情。唉,给他一个机会吧。

陆贽答:“《诗经》有云‘无纵诡随,以谨无良。’,裴侍郎这样诡诈无良之人,倘若再……”

李适一抬手,他立马闭嘴了。

默契还在。

可就是不说朕喜欢听的。

李适朝远处看去,点名让谏议大夫阳城评价一下。

阳城额头直冒汗,他推荐让年轻人来说,多给他们展现的机会。

李适一听,很有道理。

他叫左补阙权德舆报出朝中的朋党有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