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夏书屋永不平行的轨迹(第1页)
立夏那天,旧巷的青石板路被晒得发烫,巷口却挤满了人。朱红色的木门上挂着块新做的木牌,上面用烫金字体刻着“知夏书屋”,字的边缘还雕着小小的橘子图案——是陆曜特意找木匠定做的,说要把沈知夏喜欢的元素都刻上去。
沈知夏穿着件浅白色的衬衫,正忙着给排队的邻居递茶水。他额角沁着薄汗,嘴角却一直扬着,目光时不时飘向不远处的陆曜。陆曜穿着黑色的短袖,正帮张婶把一盆绿萝搬到书店门口的花架上,宽肩窄腰的身影在人群里格外显眼,偶尔回头和沈知夏对视,眼里满是笑意。
“小夏,你这书店开得真好,比以前老林书店还热闹!”张婶放下绿萝,拉着沈知夏的手,笑得合不拢嘴,“以后我天天来给你帮忙,不要工钱,就想天天看着你们俩。”
沈知夏笑着点头:“谢谢您,张婶,您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他转头看向书架最上层,那里摆着外婆的旧书,每本书的封面上都贴了张小小的便签,写着书里的经典句子——是他前几天熬夜整理的,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旧书里的故事。
陆曜走过来,手里拿着条毛巾,轻轻擦去沈知夏额角的汗:“别站太久,里面有风扇,进去歇会儿。”他把一杯冰镇的橘子味汽水递过去,“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解解暑。”
沈知夏接过汽水,喝了一口,熟悉的甜味在嘴里散开,瞬间驱散了夏日的燥热。他看着陆曜,想起半年前两人刚决定装修书店的时候,陆曜每天都要去建材市场跑好几趟,对比各种木材的颜色和价格,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晚上回来还要和他一起画装修图,经常忙到后半夜。
“想什么呢?”陆曜揉了揉他的头发,声音温柔,“是不是累了?”
“没有,就是觉得像在做梦。”沈知夏笑着说,“没想到我们真的把书店开起来了。”
陆曜握住他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他的指尖:“不是做梦,是我们一起做到的。以后,我们每天都能在这里,一起看书,一起等客人,一起过我们想过的日子。”
沈知夏点头,心里满是幸福。他转头看向书店里面,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木质长椅,是陆曜按照他画的设计图做的,长椅旁边还有一个小书架,上面放着徐志摩、林徽因的诗集——是陆曜特意为他准备的。
“知夏,快来看看,这是我给你带的礼物!”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沈知夏抬头一看,是出版社的同事林晓,手里还提着一个纸袋子,“我特意请假过来的,祝你书店开业大吉!”
“林晓,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沈知夏连忙迎上去,接过纸袋子,“还让你特意跑一趟,太麻烦你了。”
“不麻烦,我早就想来看看你们的书店了。”林晓走进书店,环顾四周,笑着说,“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充满了生活气息,一看就是你们俩用心做的。”她看向陆曜,打趣道,“陆先生,以后可要好好对我们知夏,不然我们出版社的人可不饶你。”
陆曜笑着点头:“放心吧,我会的。”他给林晓倒了杯茶,“快坐,尝尝我泡的茶。”
林晓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赞道:“好茶!看来我们知夏以后有口福了。”她从包里拿出一本书,递给沈知夏,“对了,这是我们出版社刚印出来的《旧物与回忆》精装版,特意给你留了一本,上面有我们所有人的签名。”
沈知夏接过书,心里暖暖的。他翻开书,扉页上写满了同事们的祝福,最后一页还有一张照片——是他和陆曜在老林书店旧址重逢那天拍的,林伯偷偷拍下来发给了林晓,没想到林晓竟然把照片印在了书里。
“谢谢你,林晓,我很喜欢。”沈知夏把书抱在怀里,心里满是感动。
林晓笑着说:“喜欢就好。我还有事,就不打扰你们了,以后有空我会常来的。”她起身告辞,走到门口时,回头对两人说,“祝你们永远幸福!”
沈知夏和陆曜送林晓到门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到书店。此时客人已经少了些,陆曜拉着沈知夏坐在靠窗的长椅上,拿出一颗橘子糖,剥开糖纸,递到沈知夏嘴边:“尝尝,还是你喜欢的那个牌子。”
沈知夏张开嘴,把橘子糖含在嘴里,甜味在嘴里慢慢散开。他靠在陆曜的肩膀上,看着窗外的夕阳,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落在巷口的银杏树上,美得像一幅画。
“陆曜,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老林书店见面的时候吗?”沈知夏轻声说,“那时候我不小心把书碰掉了,是你帮我捡起来的,还跟我说‘走路看着点’。”
陆曜点头,嘴角带着笑意:“我记得,那时候我就觉得你很可爱,像个不小心闯入的小迷糊。后来看到你总在书店里看书,就忍不住想靠近你,想知道你喜欢看什么书,喜欢吃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