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序和易小天的日常(第4页)
他示范了一次如何将浆糊涂在纸条上,薄到几乎透明。
易小天看了一遍,接过毛笔和纸条,尝试第一次涂胶。
他的手起初有些僵,但一下笔,那种天生的精准控制力便显现出来。
他涂出的浆糊层均匀得令人惊叹,完全符合严序苛刻的要求。
然而,在将纸条贴上一处长达十厘米的撕裂处时,出现了意外。
由于纸张收缩,裂口两侧并不完全对齐,需要极细微的调整才能完美吻合。
易小天试图直接用手指推动纸条,却被严序用镊子柄轻轻格开。
“不能直接接触。”严序的声音没有责备,只有绝对的理性。
“使用镊子和放大镜进行微米级调整。目标是边缘重合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他递过一把尖头镊子和一个带灯的放大镜。
易小天透过放大镜,视野里只剩下那扭曲的纸张纤维和亟待吻合的边缘。
他调整呼吸,用镊子尖进行着几乎看不见的移动,全凭手感和对脑中“完美图像”的执着,一点点地将纸条调整到最佳位置。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当最后一条裂缝被加固贴合,严序进行了检查。
他拿起一个手持数码显微镜,扫描了几个关键接缝,屏幕上显示出完美对齐的纤维。
“吻合度达标。”他宣布,然后做出了一个让易小天意外的动作。
他拿起那个被易小天组装好的小玩具,放在了画册旁一个安全的角落。
“第三阶段,压力定型。需要施加均匀压力,时间八小时。”
他搬来几块大小不一的磁力压书石和玻璃板,开始计算放置的位置和压力值。
易小天在一旁看着,忽然伸出手,指了指两块压书石之间的一处微小空隙,那里可能压力稍弱。
严序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用压力仪检测了一下,读数确实略低。
他调整了一下位置,读数归于均匀。
他看了易小天一眼,没说话,但眼神里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认可。
这个少年的视觉和空间判断力,有时比仪器更直观。
压书石放置完毕,修复工作暂告一段落。
那本残破的画册现在被平整地压在玻璃板下,等待着时间的固定。
易小天脱下手套,目光却没有离开那本画册,仿佛能透过玻璃板,看到他刚刚参与修复的每一道伤痕。
那些混乱的、破损的视觉信息,被重新归位、抚平、加固,这个过程似乎也悄无声息地在他内心深处进行了某种同步。
严序开始收拾工具,每一样都回归原位,分毫不差。
客厅里只剩下电脑主机低沉的嗡鸣和纸张在压力下细微的呼吸声。
严序清洗着调浆糊的小碗,水流声潺潺。
他抬眼望向窗外,城市的轮廓在晨光中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