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间偶遇(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阿念无甚本事。”她垂了脑袋,手指捏紧袖口,“也不是裴七郎君的人。十一郎君说笑了。”

季应衡仍然不忿,见阿念低眉静默地站着,似乎也有几分意趣,便再次探出手来,想摸摸她被霞光烘红的脸腮。怎料横里伸出来条木拐,正正打在他手背。

啪。

力道不大,声音不小。

阿念微微抬头,瞥见了举着木拐的季随春。季随春应当是急匆匆赶出来的,胸口起伏不停,冷玉面庞泛着潮红。

“兄长莫要与她计较。她原是乡野丫头,不懂规矩,不晓得季家这样的大户人家要恪守礼法,尊卑有序。我替阿念向兄长赔个不是。”

话说得谦卑,语气却不怎么恭敬。

“季家向来家风宽厚,想必兄长不会苛责于她。”季随春拉过阿念,“我身体不适,先让阿念扶我回去了。”

季应衡深深喘了几口气,压下愤怒,拂袖而去:“谁是你兄长!听得我耳朵脏!”

各房子嗣,无论男女,出身都算体面。大房夫人姓顾,当年可是吴郡顾氏最宠爱的千金。二房夫人姓裴,正是裴怀洲的姑母。也因着这层关系,裴怀洲与季家来往频繁。四房夫人也是当地有名有姓的人家。三房……三房无所出,且主母容不得家里进人,故而季三老爷从使宁县接季随春时,闹腾了好一阵子。

吴郡多士族,许多高门望族便讲究夫妻和睦的名声,娶妻不纳妾。一是士族联姻避免引发妻族不满,一是夫妻相伴可被誉为超脱物欲的美谈。

季家并非书香世家,倒不崇尚什么风雅美谈,除了三房均有妾室。三房么,纯粹是三夫人出身好,人又厉害,三老爷不敢收人,便在外头偷吃。如今弄出个柳巷的孩子来,谁都不满意,谁都瞧不起。

阿念扶住摇晃的季随春。她注意到他袖口滚落墨汁,袍角也印着几个脚印。

家塾念书应当很辛苦。

“我被先生留下来背书。”季随春解释,“出来晚了,你还好么?”

阿念摇头,边走边问:“背书如何?”

“都背下来了。先生还问我许多难题。”

“答上来了么?”

“没有。”

季随春停顿了下,小声补充道,“其实也不算难,但我这个年纪,不应该答得上来。”

阿念噢了一声。她隐约晓得季随春是有本事的,在宫里的时候就经常扮侍从书童到处跑,不知在做些什么。如今经历种种困难,始终头脑清醒不慌不乱,有种超脱年纪的早慧。

最难得的是他能忍。能忍,就能成大事。

可季随春的大事,不等同于阿念的大事。况且眼下还有许多年要熬,阿念不知道自己熬不熬得过。

晚间没有看病先生来。她早早睡了,次日早饭配了果子,是之前在裴怀洲车上吃到的小红果。阿念揣了两个又去找桑娘,于是舍不得吃的小红果成了果泥。

第三日,散学时分,几房书童给季随春使绊子,不知怎的反倒起了内讧,争吵间推到了郎君。一时间鸡飞狗跳笔墨纸砚满天飞,阿念趁机摸了卷书并一方砚台。再去见桑娘的时候,就把这些东西献宝似的推过去。

书册被撕了个稀巴烂,砚台飞过来,险些砸中阿念脑门。

她又惊又气,抱住砚台往回跑,边跑边嚷:“你这么大脾气,你怎么不出去打你夫君?”

嚷嚷完又后悔,探进个脑袋问:“你到底要收怎样的束脩?你告诉我,我去偷去抢,好过做无用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