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070(第1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以种田为主,那必然是户房先开口。

众人眼睛投向现今户房户书赵主簿与主负责种田施肥一事的陈平身上,江无眠也向赵主簿示意。

赵主簿哪次参与江无眠主持的会议,心中情绪不一,久而久之,也习惯了这里不是江无眠的一言堂,谁都能说话。

此刻,他清了清嗓子,先就海田一事向江无眠发问,“大人,自古以来,陆上垦荒,以此种植粮食,足以饱腹。然未听闻有海田一说,可见此事非是必要为之,即为非必要之事,又何必如此?”

江无眠目露赞赏,问得好,问得正切题。

陆上田间种植小麦稻谷黄豆,是因为作为人都要吃喝,粮食必不可少,可是海田有何用处?

以往人不种植海带也能活下去,为何非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第066章海船

自古以来,海带并不罕见但总归是野生货物,产量并不稳定。

因其是难得能晒干后运往各地的海货,价格一向居高不下。

在大周,海带的定位不仅是吃食,它更是一种药材——治疗大脖子病。

海边百姓从小知晓的方子,大脖子病病的解法很简单,多吃海带。

随着海带运往内地,很快这一方式流传出去,然它终归是野生药材。即使大周海岸线再长,对于内地人来说仍是名贵药材——这意味着价格高昂。

海边不算多值钱的货物,通过商队运往内地身价暴涨,无疑又是盈利的好方式。

“内地?陆商?”赵主簿听出知县大人口中的重点,“联通陆海的中转地!”

江无眠颔首,以韶远县的便利之处,成为海陆商队的交通枢纽,尽管里面有不少问题要解决,不过韶远县的未来发展方向无疑如此。

不管对哪儿来的商人来讲,韶远县是极为便利的补给地,本身货物繁多,价格低廉,适合运向各地进行倒买倒卖攫取高额利润。

海商携带韶远县产出的瓷器、丝绸纱布、诸多香料、草药等物运往其他国家,换回宝石、本地特产香料、象牙等物品,一来一回所得金银足以让人为之疯狂。

而对陆商而言,韶远县并非不可替代,皆因它位于岭南道,来往之间多是本地商队,有的东西大家都有的差不多。

经过两年的发展,一开始新奇物品出现商队一拥而上的景象已然不多了,这意味着韶远县的商业价值在逐渐回落。

必然有一种东西要源源不断且不可替代——短时间内暂不可代也行,海带无疑能做到。

相较而言,蚝油的获取方式更复杂一些,且它仅是食材,没有附加的不可或缺性。

另外有一点关键,因为本地的气温问题,海带的养殖时间多限定在冬日农闲时到明年春耕之间,算是对农耕的部分补充。

在冬日教学结束之后,江无眠一直在思考,农闲时没有大规模建设工程之后,要如何利用这段时间。

海带的出现,为他解决这部分难题,生蚝养殖延后部分时间也无妨。

紧接着会议就“养殖区考察、养殖环境、养殖教学难点、试验田开垦情况、海带苗的获取与培育”等诸多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在晚饭开始前会议落幕并决定了明天再议。

然第二次会议没能及时展开,江无眠一早还未用饭,就见卫补之大步跨进衙门,大嗓门遮掩不住的兴奋,“江知县!江大人!多少人换一艘战船?”

江无眠:“……”

说的堂堂知县与指挥佥事好似要做人口贩卖一样!

打量一番卫补之,他笃定地猜测道:“近些天,你住在船坞,看的如何?”

卫补之衣服未换,带着船坞特有的木料与桐油味,状态和赵成相差无几。

后者还能说是研究上头,前者无疑是遍览船坞并充分觊觎改造完的战船,试图让应总司给卫所造几艘船,结果……结果人坐在这里,无疑证明劝说失败,想从自己这儿打听一下。

不过卫补之张口就是换船,证明他更想要船,而不是抢人?是何缘故让他做出要船不要人的选择?

卫补之毫不见外地坐下,江无眠示意给人端来早饭,两人边用饭边说。

“战船非常出色!镇鳌船坞出来的船匠名不虚传,船身更加稳定,底部与海水相接的部分舍得用铜皮,没有丁点破损地方,好船,好船!”

江无眠捧着一碗海鲜粥慢吞吞地喝着,今年新米与糯香与虾仁的劲道鲜甜混合,令人拇指大动。

理应再添海米、紫菜、蛤蜊、鱿鱼,部分人还爱加一点香菜,奈何条件如此,有的吃就很不错了。

他咽下一口虾仁,对近乎是三口一碗粥的卫补之道:“水密舱看过了?有什么想法?”

说到此,卫补之又给自己添了一碗粥,正色道:“出色的想法,它是大海上的一条活路。”

能保住一条进水的船,能在船身破损进水后让船继续航行,这一点改动能让人在茫茫大海上生出一点希冀——借此时间或许能找到一座岛屿,或许能撑到一艘救援船只,或许能有时间放下舢舨船远离沉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