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页)
碍于孙悟空的淫威,唐僧也没有一点办法,随后这鹰愁涧的水神化作一个老翁撑着筏子顺流而来,说是要渡他们过河。
见到孙悟空后那水神连忙行礼称一声“大圣”,孙悟空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便跃上竹筏,唐僧也紧随其后,牵着白马上了竹筏。
李言见此便飞身而去,先一步来到了鹰愁涧对岸。
传音六耳让他赶紧过来,到换班的时间了。
结果传了半天,六耳都没回,李言顿时明白了,他是气还没消,暂时不肯来。李言叹了口气,最终只能调整一下时间,再和这秃和尚待一段时间,以后再让六耳补上。
不是不休息,而是要有计划的休息。
下一关应该是那观音院,但是到这地方之前还需两个月的路程。两个中六耳和孙悟空时常轮班,每次谁受不了这和尚了,便去散散心换另一个人来。
不知不觉竟然过了两个月,这一日恰好是六耳当值。太阳西坠,山凹里,有楼台影影,殿阁沉沉。
唐僧勒马遥观,问道:“悟空,那里是什么地方”
六耳将手中的变得如笔杆粗的金箍棒在手中转了一圈,头也没抬应道:“不是殿宇,就是寺院呗。”
那唐僧是个见寺院就要去拜的主,听他这么一说当即表示:“既然如此,便去那里借宿一晚,若是寺庙也好参拜。”
说着便策马直至山门,一瞧,果然是一座寺院,只见红墙斑驳,飞檐翘角若鹏展翅。朱漆大门透着古朴,琉璃瓦瓦覆顶,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檐角悬铃,微风拂过,铃声清脆,虽是佛门清修之地,却意外的有些富丽堂皇。
唐僧下马正欲前去敲门,就见一众头戴左笄帽,身穿无垢衣的僧人走出门,几人见到唐僧笑问道他是从哪里来的。
唐僧便将自己那西天取经的名号告知于他们,请求借宿一晚。几个僧人忙请他进去,六耳也牵着马溜达着跟在身后。
入了山门里,又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是“观音禅院”。
唐僧又大喜道:“今日遇禅院就如见菩萨一般,正好拜谢。”
那和尚闻言,命人开了殿门,请唐僧进去朝拜。六耳拴了马,丢了行李,紧随其后他上殿。
进门便见唐僧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观音的金象叩头。
六耳嗤笑一声,心道:“观音现在还不知道在凡间的哪个地方受罪呢。这凡人真是愚蠢,连自己信奉的的神仙圆寂了都不知道。”
恰逢那禅院的和尚打鼓,六耳的笑声便隐没在鼓声里。见唐僧拜得起劲,六耳颇为无聊就去撞钟,等到那鼓声停了,他还在撞。
惊得寺里大小僧人、上下长老一齐涌来,高声喝道:“哪个野人在这里乱敲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