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误会(第2页)
手机铃声响了,是周静映的,她接通了,对方在电话里叮嘱她,叫她来上班不要走大厅,那边乱。
已经晚了,姜央已经站在了大厅里。
她和许多其他人一样,观看着大厅里的闹剧。
周静映在电话里骂骂咧咧,姜央握着手机,冷静地问:“姐,你知道那位患者家里的情况吗?”
周静映顿了一下才回答:“这不关你的事,你不要去了解那么多。”
姜央说:“那位患者,昨天是我先发现了她的情况,最后才被接到了急诊科。”
电话里没有了声音,姜央对着手机问:“姐,你知道吗?”
过了半响,电话里才传来回答。
周静映说,患者家庭贫寒,是个工地小工,在医院闹事的是她的丈夫,是个无业游民。因为两人结婚多年无孩,丈夫怨气颇大,从来没有出去工作过,说是出去了怕被人戳脊梁骨,整日窝在家里酗酒,患者靠苦力赚的钱,都被自家男人喝酒消耗了个干净。
患者家里确实没钱,医院在收治病人后联系了家属,被对方臭骂了一通,医院了解了情况,因为病人的情况危急,所以决定启动紧急备案,只需要家属过来签字,其他可以商量,但对方仍然不愿意。最后医院只能通知对方,不管对方签不签字,医院都会继续治疗下去。
结果,家属来了,然后就发生了现在的事,病人的家属大骂医院强买强卖,骗钱。
电话里,周静映大致说完了病人的情况,许久没有说话,再开口便是叹息,她道:“小姜,你别想那么多,这事……”
姜央轻声打断对方:“患者本人知道她的家属是这种态度吗?”
“……知道一些。”
“她怎么说?”
周静映顿了顿,说:“患者也不想做这个手术。”
不想做手术的原因很简单,不想为自己的家庭增添负担。
静默。
周静映叹息:“小姜,你不要太过触景伤情了,你们的情况可能是一样的,但已经过去了不是吗,你看,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大厅太吵了,姜央仿佛听见了幻听。
久远的场景和现在的大厅重叠。
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吵闹。
“不一样。”姜央拿着手机,表情平静,说,“我和这位患者不一样。”
她说:“我想活着。”
她们是不一样的,她想活着,不像这位患者,为了谁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
大厅仍然吵闹不休,姜央挂断了电话,看着人群中心和保安拉扯的男人。
对于一名患者来说,到底是病痛更痛呢?还是家属的冷漠更加刺痛?
姜央静静地看着,最后默默转身,打算绕道离开。
一转身,身后站着一人,穿西装套装,裁剪得体,一头长直发被规整地属于脑后,手持黑色手杖。她在微笑,在姜央转头时道一声:“早安。”
姜央:“。”
烦乱的情绪被这个人的突然出现搅乱了一瞬,姜央面无表情地盯着这位谢家掌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