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4第1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六月初,新房开火。

为了一家人都在场,章若梅特地选了一个星期六。

这天一大早,林志成就开始准备要带去新房的东西,章若梅收拾到一半,才想起三个孩子还没起,立即上楼叫人。

“赶紧起来,一会儿得去新房那边。”章若梅掀开大女儿的被子,把埋在里面的脑袋露出来,见人迷迷瞪瞪的,笑了,“昨晚上跟你说的,忘了?”

“啊?啊对,今天新房开火,我昨晚上复习太晚了。”林晓强迫睁眼,虽然身体依旧困得不行,但心情很愉悦。

章若梅在隔间给两个小女儿实行强制叫醒服务,一条湿毛巾直接糊脸,一边擦一边说:“得快点,等会儿坐你们小叔的车过去,我和你爸还要拿别的东西。”

“小叔过来了?”

“来接你们爷爷奶奶,车上还有位置,你们三个挤一挤。”

零几年的小县城,小轿车里坐几个人还不严格,往往家里两三个孩子的,就在车里挤一挤,年纪小的大人就抱着坐腿上。

林家几个儿女,只有小女儿和小儿子有车。林雪娇家里是一辆面包车,前面能坐两个人,后面用来拉货送货。

而林志军的小轿车是厂里公家的,但老板也算默许作为司机的他可以私用,不过油费自算。

林晓和两个妹妹匆匆吃了早饭,就坐上林志军的车去新房。

至于章若梅和林志成,则是等林雪娇开面包车来接,顺便把要用的东西带过去。

林家其他两个女儿,每家派一个代表,也就在县城住着的林雪娇和林志军全家都到场。

至于章家,张若竹夫妻俩带着儿子来了,章自谦去村里接了周燕妮,李翠芸星期六上班,两人的一对儿女也工作忙没空。

早上八点十八分,良辰吉时。

李爱民和谢春芬打头,拿着一捆柴进门,后头林志成和章若梅提着油和米,林晓则是牵着两个妹妹,每人手里拿点酱油醋之类的小物件。

身后其他亲戚,人手抱着一点需要带进去的日用品,在周燕妮的朗声祝词中,欢欢喜喜进入厨房。

烧火旺灶,煮汤圆蒸汽腾腾,每个人往米桶里放进去一些硬币,寓意添财纳福。

一系列仪式完成,章若梅带着姑子妯娌洗菜切菜,正式准备午饭。

新房开火,是要正正经经在新房里吃一顿午饭的,吃完饭后还不能立即收拾干净,得留到第二天才能打扫。

当然,在一大家子吃之前,给灶王爷奉上一碗是必须的。

厨房里人多,林晓都插不上手,但外间她爸她叔还有舅舅姑父这些,抽烟打牌吵吵嚷嚷,简直没法待。

林晓让几个妹妹去二楼玩,自己则是抓了把瓜子,站在厨房和客厅中间过道上,靠墙吃瓜。

不得不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中年妇女嘴里的瓜,那是一个比一个的精彩。

林晓从她妈口中听了一圈村子里的八卦,然后从大姑和二姑口中听了半个镇子上的“最新时事”,最后从她小姑嘴里听到南城一条街的热闹。

“对了嫂子,你们这房子都买了好几个月了,什么时候办酒席啊?”林雪兰问了句,又说:“早点办酒席,收一圈人情回来。”

林雪娟也点头,“对,得在过年前后就办了,那会儿大家都有钱。”

作为妯娌,张绣心里其实挺羡慕,他们一家虽然也住在县城,但也就一个小套间,还是林志军厂里分的,是集体户。

在县城有属于自己的房产,那才是真正让人心安。

不过,大伯哥一家日子好起来是好事,这样兄弟俩差距不大,日后也能互相帮得上忙。

“嫂子,你和大哥都在县城买房了,那佳佳和慧慧是不是得弄到县城读书?晓晓上高中了不用管,但是她们俩还小,家里没个人接送,也不是个事儿。”

丈夫给老板开车,工资高待遇好,是以张绣一半心思放在家里,找的工作比较清闲,也是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

这件事上,她深有感触,这会儿掏心窝子和章若梅说:“嫂子,你和大哥得想办法,至少一个人得到县城来上班,家里不能没人,不然孩子都野了。”

“让爸妈上来帮忙接送,之前佳佳慧慧就这么带的。”林雪娟不以为意。

章若梅皱眉,不好直接说不愿意和公婆住在一起,干脆就说:“还在想呢,不着急。”

“这事得早点办,如果要转学,暑假就得弄好,不然九月一号开学赶不上。”张绣催促。

林雪娟和林雪兰跟着说,买房孩子读书,这都是家里头等大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