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页)
顾七七也是早上才知道的,陆武给两个小厮起的名字也跟着夏字排辈了,夏富就是夏荷的哥哥。
出城后,马车都走半天了才到地方。
顾七七下了车,捶着腰嘀咕:“好远啊!”
李忠却说:“小姐,已经不算远了,这庄子地段不错。”
七月了,地早都种下了,今年想改种什么也来不及了。
来这一趟主要是认认门了解一下大体情况,再就是佃户的问题。
顾七七人生中第一次见到庄子,也没有参照,不知道算大算小。
反正感觉挺大的,李忠也说不小了。
陆武和李忠去巡视、丈量。
天太热,顾七七就不跟着了。
她想看看账本,只能大概看看表面上的总结,追究是没必要了,只是了解一下情况,好计划将来。
之前庄子管事是宁远伯家的,人家回主家了,现在庄子里只剩下庄头和佃户了。
按说京郊也算是天子脚下,可顾七七看着这些留在家里的老人、孩子,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样子,泪眼瞬间模糊了。
太可怜,比那灾民也好不了多少,也就渴不死而已。
地头空地上,低矮的土房,稻草顶,小小的窗户,黑瘦干枯的小孩,佝偻着背的老人,麻木不知所措的妇女。
只这样就能想象出佃户过的什么日子。
顾七七拿出一包麦芽糖,一瞬就围过来十几个小孩子。
“来来,一人拿一块,吃完带路,去庄头家。”
其中一个吸吸鼻涕的小男孩,叫道:“去俺家吗,俺爹就是庄头。”说罢,回头的一指:“就那家。”
古代逃荒的童养媳(17)
顾七七一看就知道不必去了,和其它佃户家没什么不同,这个小男孩也没白胖一点。
看样子这个庄头应该不是个霸道、专横、贪污的小人。
顾七七也不站这儿晒太阳,打着油纸伞就回主院了。
不过这油纸伞还真能防紫外线,工艺精致又诗情画意,以后多存几把放空间。
这庄子大院也是四合院制式的,很大,还有一个大粮仓。
午饭是庄头娘子准备的。
这个季节青菜不缺,院子空地上都种满了,随便拔点就够午饭了,饭刚摆上桌,陆武就回来了。
一身大汗,顾七七赶快上前递给他一个帕子,陆武接过洗了把脸,才算缓过来。
舒了一口气,坐下说道:“我们坐着马车,粗略转了一圈,也没上山,就在山脚下看了看,挺大的。上等田居多,有些沙地,还有一块水田呢。”
有水田意味着能种水稻,能吃上大米。
顾七七打断陆武:“先吃饭,一时半会也说不完,吃完饭再说也不迟。”
陆武笑笑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