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个月后,林谷雨还是没有喜欢上这座天气变化多端的城市。

他在飘渺的云雾里和朦胧的细雨里找不到归属感。

尽管有陌生人向他问好的时候,他已经能熟练地微笑打招呼。

但他依旧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前程”二字在哪里,他沿着被框住的道路去找寻,迷失在每一个失眠的夜里。

桐乡的盛夏真正的来了,外头的天气潮湿又闷热,李丛也把头发剪短了一些,穿着最简单的黑色短袖回了二中。

他不是和别的毕业生一样来道别的,而是来谋求一条似乎可以追寻的道路。

磕磕绊绊、满是伤疤、血汗累累。

都不是死路一条。

徐文华见到李丛也的时候,就觉得他比从前消瘦了不少。

但她很惊讶,她以为李丛也退学之后不会再回来了。

但李丛也坚定无比地看着她,对她说,我要复读。

徐文华的心一下子瘫软,她再一次询问李丛也事出的缘由,关于退学关于复读。

这些种种,她希望李丛也能告诉她、信任她。

“我母亲之前胃癌晚期,急需用钱,现在不用了,她解脱了,去了另一个地方。”

李丛也平铺直叙说出这段话的时候,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的睫毛在颤抖、肩膀变得硬挺而笔直。

徐文华沉默地抱住了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孩子。

世界太残忍了,话语的重量在这样的残忍下不值一提,但拥抱或许能增添些许。

李丛也在人群都走散后,趁着落日的光回到教室收拾自己之前没有带走的书本。

他习惯性地坐下,习惯地抬头,习惯性地看向那个曾经看过无数次的方向。

李丛也视线的目的地从来不是黑板、讲台亦或者是老师,而是那个拥有小鹿一样眼睛的人的背影。

写着电话号码的纸张被他随身携带,一个月比他想象的还要长。

在太阳快要下山之前,他把所有书都装进自己的书包。

通风的教室迎来一阵盛夏的晚风,还剩在抽屉里的试卷被风吹起,沙沙作响。

在他犹豫是否要丢弃的一瞬间,他看见了一张飞舞而起的纸条落到了灰色地板。

李丛也无所谓地捡起、顿住,然后后知后觉地流下他人生里稀有的泪水。

那张纸条上是林谷雨漂亮的字迹,那个他念念不忘的人,祝福着他——

“李丛也,谢谢你,祝你前程似锦。”

林谷雨在找寻自己前程时终于寻觅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于是他在楼芝和林伯恒极力地反对下从金融改学法律。

这是他十九年人生里第一次“不听话”。

不听话的结果很糟糕,但不听话的感受太爽,他第一次感受到自由无畏的向上感,而不再是咬牙切齿地坠地。

有了一次不听话的抉择后,就有了第二次。

当他回国前往上城工作的期间,楼芝和林伯恒企图裹挟他迈入“正常人”的生活。

因为他们发现了他的“不正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