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伸冤信箱(第1页)
“那牢里的那些人交代了些什么?”祝余这天最近收集了一些证据,抽空召见御史问询。
御史沉默一瞬,最后嘲弄道:“那些人到是头铁,知道自己犯了死罪,谁也不想出头,缄默不语,说的也不过是些罪不至死的小事。”
“不说,那就让别人说吧。”祝余从一堆文书中抽出一本,递给御史,“御史,看看我这些天粗略调查出来的东西。”
御史接过打开一看,眼睛瞪大,一时语塞,“这……这,他们……他们这是在赈灾还是在敛财。”
有些东西不查是不会知道里面的窟窿有多大,查了才知道是滔天大罪。
这次的赈灾款,到底有多少落在了灾民头上。
祝余冷哼一声,“他们深谙致富之道,做的事怕不止这点。”
“现在查出只是大的事情,他们在此地作威作福惯了,不知道还做了哪些丧尽天良的事。”
“我准备在衙门外设一个信箱,百姓伸冤之事皆可投进这信箱,我们到时也可以看看这淮地有多能藏污纳垢。”
衙门口,粥棚处,工赈点……人群攒动,全在看衙役张贴在外面的告示。
为了让百姓都能明白告示的内容,祝余专门雇了些识字的人在旁边宣讲告示。
“‘……如有所得冤屈,皆可投信箱。’这告示上写得是如果那群当官的给了咱们什么冤枉,憋屈的事,可以找能写字的人写出来,什么时候都能投进衙门口的箱子里,找不到写字的人,在这几个地方可以找到衙门雇佣,会写字的人帮咱们写。”
百姓面上虽有意动,但害怕这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惹了一身骚。
上回听到赈灾还是个皇子,他们又得到了什么东西。
他们现在压根就不信任朝廷。
见百姓的退缩,宣讲的人继续劝说。
“大家不要怕,那些坏官已经被关进牢里了。”
“这都是朝廷对咱们的恩泽,知道咱地的官都是些坏官,专门来给咱们伸冤的。”
人群里切切私语,有不信的,有思索的,有大喜的,有悲痛的……
祝余悄悄站在一旁,看这人间百态。
从人群里退出来的田大娘走在路上,想起了自己的那个小孙子。
她的那个小孙子,被饿了皮包瘦骨,看见了鲁家的人将手里的肉包随手扔给了路边的野狗。
他饿昏了,想从那野狗手里夺下那肉包,结果被那鲁家的人看见,觉得好玩,竟命人将她的小孙子捆起来,把肉包子藏进他怀里。
等她找到小孙子时,已经被那野狗啃得面目全非。
她的小孙子才六岁啊!他离家之前那说要给奶奶找东西吃。
田大娘泣不成声,想着家里也只剩她一个人了。
干脆就试试,也算是为大家伙避开麻烦。
如果有用那就更好了。
刚开始信箱投进的状纸并不多,在祝余根据状纸内容查明罪证,当众处理了鲁家的人后,那些状纸纷纷而来,每天几乎都快填满那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