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第14页)
可他不在意。
他含情脉脉地看着卢彦则,他们距离很近,又那么远,能和卢彦则大大方方站在一起的估计也只有卢英时了。
“那你安心待着,要是想出去,我带你去十六叔那里,他那儿很好玩的,我还有朋友,你可以和我的朋友一起玩。以前我一直想走,离这儿远远的,后来才明白,不到时候不能强求。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卢英时伸开双臂,坦然自若。
当初若不是裴洄,他估计早被野狗吃了。
现在换他来帮钟少韫一把了,仇恨的滋味儿他太懂了,那是无数个抓心挠肝的日日夜夜,像是心被活生生剜去一块,永远无法复原,永远鲜血淋漓,剧痛无比。
“那你,怎么做到的?”
“等,借力打力,反正报仇的方式很多样,要不是走投无路,不要用最傻的方式。”卢英时道,“而且,你在他心里说不定还挺重要。”
钟少韫挑了挑眉,“你安慰得有些过了,他怎么可能觉得我很重要?”
反过来还差不多。
会有一种办法,能让他不远不近看着卢彦则,又能成功报仇么?
卢英时摇了摇头,“可能你自己都没意识到。卢彦则对谁都一样,唯独对你有些恶劣,因为他怕。”
“怕?”
“都说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可卢彦则……不一定真如此句所言。”卢英时说完这句话转身就离开了,“你不要自作聪明哦,我会看着你的,至于报仇,我尽量帮你找到一个借力打力不脏自己手的法子。“
说罢,木门砰地一声关上,将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门子重重合上。
【作者有话要说】
旁友跟我说,钟少韫很像猫猫。
所以以后就叫他钟猫猫吧,卢哥,爱人如养猫啊……
阿时:我承担了一切。
这个家没有阿时高低得散!
所以卢哥算是被猫猫强吻了哈哈哈哈哈……
第37章火灾
渭南佛寺里有一座木佛塔,下面有寺院以前的高僧火化后的舍利,周围种了一圈牡丹,不过这时节牡丹早就谢了,唯有几棵柏树还算得上是长青。
温兰殊甩开萧遥后,绕来绕去,想着还是一个人静静的好,就绕了回来,穿过钟楼鼓楼和碑林,来到最后面的佛塔。
僧人们在前院忙着,所以佛塔前也没什么人,郁郁葱葱的林木斜倚而出,清风吹过引起一阵窸窸窣窣。今儿还是中元节,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有什么鬼魂。温兰殊想登高望远,就顺着小门进去。
佛塔能够攀登,就是甬道有些狭窄,有可能多年没人上来,窗台上灰尘遍布,窗台外的风铃锵然响了数声,蜡烛燃尽,烛泪堆叠,灯芯发黑,温兰殊气恼地扔到一边,这乌漆嘛黑的,登什么登啊。
可是来都来了。
温兰殊只好两眼一抹黑,先是抬起脚,大概揣测每阶层有多高,用脚尖撞击,发出笃笃的声音,探好了就瞅准机会踩。木头做的台阶,一旦踩下去就会吱吱响,比大理石的台阶更柔软。
他手撑两边的墙壁,好在夜色够亮,透过窗户照进来,一步一步往上的途中并没有太劳累,屈曲盘旋,终于越来越接近终点。
终于,温兰殊从洞口爬出,瞬间整个人都通畅了。塔顶有一个相对较大的平台,四周用红栏杆围着,远处是纤云皓月,长空一轮格外明亮;近处则是虫鸣声此起彼伏的山林,深呼吸一口山间的空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遥望层城,心旷神怡。
士大夫有登高的传统,温兰殊也不例外。他在重九的时候最喜欢登终南山,洛阳的北邙山也去过一次,为此还把写好的诗歌收集在箧笥里。那时候陪在他身边的是独孤逸群,独孤逸群不出来的话就是温秀川,可惜温秀川学业不精,他做什么诗只会在一旁点头如捣蒜,然后拿出樗蒲的棋盘,说来一局好不啦。
温兰殊没有什么害怕的东西,他走在路上不怕鬼,比起鬼更害怕孤单。于他而言,要是真能遇见个鬼,然后这鬼恰好也没鬼说话,那么他是不介意和这鬼说几句话的。
“施主。”
温兰殊浑身激灵,犹如天雷一道打在他天灵盖,陡然蹦起,要不是有栏杆估计他就跳出去了。
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僧人。
“原来是师父。”温兰殊双手合十,他不认得这个僧人,却觉得好生眼熟,不过想起来,喊人师父应该不算失礼。
僧人身穿白色袈裟,双目轻敛,眼袋浮肿,胡须随风,脸上沟壑纵横,犹如一块斧凿过的雕像。他手捻着佛珠,琉璃佛珠经月光照耀变得透彻,周身气度不凡,似是得道高僧。
“贫僧法号栖云。”
“栖云上人。”温兰殊很有礼貌地先等栖云入座才一展袍摆坐下。他小时候寄居寺庙,和不少老和尚学理说禅,有时候一盏茶一盘棋就能坐一下午。这种历尽千帆的老和尚往往有耐心解决一些在旁人看起来没有意义的问题,正是温兰殊想要的。
随意一处就能指出禅意,大抵是禅宗细大不捐。可惜如今世人好享受,真正坐下来参悟佛理的人少之又少,原本无缘红尘事的僧人也不得不参与到耕作之中,有时候和百姓一般无二。之前的老僧都说,这是世俗了,温兰殊就会拿禅宗的随心入禅来反驳,说红尘方外都是修行,处处皆可有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