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3页)
“依我看,你还是风风光光嫁给雪霁最为适宜,如此,你的孩子也算名正言顺了。”
赵氏的话不无道理,可若让姜姝提心吊胆地和陆长稽成亲,她是万万不能妥协的。
姜姝斟了一杯热茶,双手捧着递给赵氏,温声道:“我知道母亲是为着我好,但我有自己的考量,雪霁公务繁忙,他若能把前朝的事情处理好,我便和他成亲,若是处理不好,我也不能妥协。”
听姜姝的意思,应该是她和陆长稽提了什么条件,赵氏对他们之间的弯弯绕绕没兴趣,她只知道姜姝看着温顺,内里却是个有主意的,姜姝既下定了主意,她也无需再劝。
她尽了自己的本分,也就够了。
接下来的日子,陆长稽一日比一日忙,到了正月十五这日,总算把手中的政务都分派给了得力的官员。
他一身轻松,大步进了凤藻宫。
杨照月要强,原想给陆长稽留一个潇洒淡然的印象,没想到还是不争气的红了眼睛,她把眼角的泪擦拭干净,低声道:“雪霁,好端端的,你为何非要辞官隐退?”
“皇儿还小,我的性子又这么急躁,没有你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孤儿寡妇的,可该怎么应对朝堂的诡谲云涌?”
陆长稽后退一步,双膝跪地,端端正正给杨照月行了个大礼,朗声道:“圣祖八岁登基,登基时大英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圣祖苦心筹谋,成就了千秋大业。
今上如今和圣祖登基时同龄,朝廷海清河晏,和圣祖登基时的境况相比,可谓欣欣向荣。”
“凭今上的才智,定能执掌乾坤,再创盛世。”
陆长稽掷地有声,把杨照月还欲挽留的话堵在了嗓子眼:“臣执掌内阁多年,也该还政于陛下了,否则,君不君、臣不臣,迟早会被人诟病。”
这个道理杨照月又何尝不知,她知道陆长稽及时抽身可以保全他自己,可陆长稽若是隐退,她以后可该怎么熬过漫漫的余生?
她是太后,她享有无尽的尊荣,同时也被这尊荣牢牢的桎梏起来,她的后半生很少有机会能走出皇宫,陆长稽若是不到内阁议事,他们怕是此生都不会再见面了。
想到这儿,杨照月刚刚止住的眼泪像珍珠一般接连不断地洒到地上。
她抽泣道:“雪霁,我不想你离开。”
他是她的未婚夫呀,若不是先帝从中作梗,他们是要举案齐眉过一辈子的。
陆长稽猛地站起身,拉开和杨照月的距离,压低声音道:“娘娘,您失态了。”
,转身向门外走去,杨照月伸出手,想要拉一拉陆长稽的衣袖,最终还是把手垂了下去。
陆长稽穿过勤政殿,到达当今居住的养心殿,向皇帝三叩九拜,行辞别之礼。
幼帝挽留了几次,见陆长稽心意慎笃,便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幼帝亲自把陆长稽送到宫门口,眼见着马车没了踪影,转身行到凤藻宫。
果不其然,太后眸中红红,仿若朱砂,显见是痛哭过一场,她怏怏地伏在贵妃榻上,双目无神,不知道的见了,还当她的魂魄被首辅给勾走了。
幼帝眯起眼睛,眸中的寒意一闪而过,他走到杨照月身边,低声道:“母后,您不要伤心了,陆太傅走了,以后还会有张太傅,李太傅,总归会有人教导儿臣的。”
“陆太傅教导了儿子一场,为社稷稳固立下了大功,儿子决不辜负他的恩情,一定会给他该有的尊荣。”
幼帝顿了顿,语速越来越慢:“只要母后能忘了太傅,儿子绝不会辜负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