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30(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裴小柯道:“哪止八次,要是从我们离开海陵城算的话。这一路上遇到黑店五次,师父你吃错东西拉肚子三次,感冒生病两次,遇到劫匪一次。”裴小柯痛心疾首道:“前面就算了,遇到劫匪这一次,不仅李府主给的十两银子没了,连驴子都被抢走。好在师父你事先将那些零钱藏在我身上,才没有被那些恶徒搜走——”

玉无瑑沉痛地道:“可惜,这点零钱现在也没了。徒儿,今晚客栈可能是住不成了,我们可能还是得先找一个城隍庙过一晚再说。”

裴小柯简直欲哭无泪。

他跟着玉无瑑这么久,大部分时候他这师父都囊中羞涩,只能餐风露宿。好不容易,接了一个大单,从承剑府李府主手上赚到二十两银子。可惜,好日子没过上几天,师父开始走霉运,现在倒好,直接连一个铜板都没有了。

玉无瑑看着裴小柯哭丧着的脸,安慰道:“没事,明日一早师父就去长安城最热闹的丰乐坊摆摊算命。长安人多,想必生意也会比在海陵的时候好上不少……”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玩手中的签筒,显然丝毫不为自己身无分文感到困窘。

裴小柯不知想到了什么,道:“师父,上次你在海陵的时候送给李府主的那张好运符是真的吗?不会你又造假欺骗李府主吧——”他一脸义愤填膺的样子:“你看你,骗人骗到李府主头上,终于遭报应了吧……”

玉无瑑一脸无辜:“我怎么会欺骗李府主呢?那张好运符当然是真的。李府主这一个月保管鸿星高照,大吉大利,四体康健,万事太平。”

裴小柯道:“你既然会作好运符,给李府主转运。你自己这么倒霉,怎么不给自己转个运什么的?不说万事如意,也不要像现在这样流落街头、一贫如洗吧……”

玉无瑑怔了一下,半晌,他轻咳了一声,道:“哪有这么容易。一个人的穷通达变,自有命数。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气运,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裴小柯:“什么代价?”

“当然是用另外一个人的气运去补。”玉无瑑叹了一口气:“所以我这个月才会格外倒霉……”

裴小柯简直震惊了:“所以师父你这么倒霉是因为你用你自己的气运去补李府主的气运。可是李府主的官位那么大,又那么有本事;哪像你,要啥啥没有……”

用一个穷得快要饿死的人的气运去补已然位极人臣的气运,这能补得起来吗?

反过来还差不多。

玉无瑑摇头:“你错了。越是命格贵重,遭遇厄运,便更危险。在离开海陵之前我给李府主算了一卦,是个‘否卦’,‘否’者,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是厄运缠身的命格。”

他望了望长安城已经暗下来的天色,低声道:“这点厄运,落在我的身上不过是损失些钱财,落在她的身上,可能会要了她的命。”

裴小柯呆呆了看着他,青年道士的面容依旧是清隽单薄,甚至因为一路生病脸色有些苍白,但神情却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裴小柯愣了一会,忽地道:“我懂了,李府主真的是我师娘……”

他挨了一个爆栗,玉无瑑:“瞎说什么呢?”

裴小柯委屈地撇着嘴:“师父,你要是和人家没关系,何必用自己的气运去补人家的气运,害得徒儿现在只能跟你在这吹风淋雨。喜欢李府主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我也喜欢李府主啊……”

他头上又挨了一下,玉无瑑呲牙道:“小小年纪,你知道什么叫喜欢。”

玉无瑑抬起头,望向檐外的细雨:“按行程,李府主应该也快到长安了,说不定我们很快就会再见到她。天色晚了,我们还是先找地方住一晚再说。”

他披上蓑衣,牵着裴小柯的手,重新走入长安城的漫天风雨之中。

两人离开之后,一辆宽大的马车从长安城内城驶出,停在城门不远之处。

一位穿着明黄色锦袍的青年男子从马车内走出。男子浓眉深目、皮肤白净,英俊中透出着少许威严。

男子下车之后,站在马车门口,托起右臂,一名穿着银红色襦裙的少女撑着他的右手,从马车之内跳了下来。

身后很快有侍女相继下车,为两人撑伞,遮挡飘扬着的雨丝。

少女扶上男子的胳膊,脸上浮起笑靥:“太子表哥,明光法师真的会在今天入城吗?”

那青年男子——大唐朝太子李澈望向城门口,答道:“根据承剑府的驿马急报,李府主应该是在今晚入城,馨儿妹妹心心念念的那位明光法师自然也是一起。”

两人说着,并排着走向城门。守城的士兵见了,连忙跪下见礼。

李澈摆了摆手,道:“孤今日是特地来迎承剑府李府主,此为私事。尔等不必行礼,只好好值守便是。”

“诺。”士兵们四散退开,只留下兄妹二人伫立在门洞之内,眺望远方逐渐沉下来的暮霭。

不一会。

长安城外的荒野之中驰来了一列骑士,这列骑士人人身着蓑衣雨笠,□□的马匹亦是满身的泥泞,显然是一番风雨兼程才赶到长安。

到了安化门前,骑兵们依例下了马,手牵着缰绳步入门洞之内。

李澈连忙迎了上去,脸上浮起微笑道:“阿月,欢迎回来。”

为首那人似是一惊,她取下斗笠,拂过遮挡住眼睑的湿发,露出如满月清辉般昳丽的脸庞。额间朱砂一点,经雨淋后颜色更加红艳,正是承剑府主李璧月。

李璧月见到李澈,连忙单膝跪下行礼道:“承剑府李璧月,见过太子殿下。”

李澈连忙将她扶起来,道:“阿月,你我之间,何须这般见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