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1页)
当然,那是必然无有的。陛下素来勤俭,压根没有宵夜一说,连日宫中膳食吃下来,大人们脸都吃绿了。
“陛下……”谢太傅在一干求助的目光中,不得不挺身而出,“不早了。”
皇帝象征性地瞥一眼窗外,“是朕疏忽了,更深露重,不如……”
“谢陛下体恤,”户部卢尚书实在挺不住,“说来惭愧,臣这一把老骨头有个认床的毛病。”
礼部徐顾一咬牙跟上,“陛下着臣明日早朝上奏文书,尚有几处待核实,资料在臣家中书房。”
“臣……也认床。”
“臣……得回家照看孙子。
“臣……家有悍妻,不得外宿。”
“……噗。”真是难为死了老头子们,不知哪里传来忍不住的窃笑。陛下未追究,众阁老敢怒不敢言。
皇帝不动声色地环视下来,停了半晌,恹恹地摆了摆手,“辛苦各位大人了,今日便到这里吧。”
“谢陛下。”
“谢陛下开恩。”
“……臣告退。”
“臣也告退。”
刚刚还捶胳膊捏腿的老家伙们,不出片刻,蜂拥而逃。
“崔大人,”陛下居高临下,“请留步。”
一只脚踏过门槛的户部侍郎崔楷,闻言,不情不愿地收回了另外一只脚。按理说,以崔大人的官职来讲,是没资格入养心殿议事的。除去最初几次,涉及外放赈灾的事宜,需得亲力亲为的崔侍郎面圣回禀,之后,便是心照不宣的破例。崔大人是陛下钦点的世家家主,又与荣国公府连着姻亲……陛下没撵人,谁会上杆子去多这个嘴?
殊不知,皇帝私下从未召见过崔楷,而崔大人早早在谢太傅的旁敲侧击之下,主动投诚给了太后。
循规蹈矩谨小慎微了大半辈子,这大概是崔楷唯一最大胆的决断。他也曾审时度势反复衡量过,最终门阀世家百年积淀的所谓识才断人的眼光与打小便与崔嫣不可调和的隔膜替他落下择选——他断定,成景泽不是做皇帝的料。
这种掉脑袋的站队之举,落子无悔。之后几年的暗度陈仓之中,他也有过摇摆不定的动摇,直至那桩丑事曝露在自己府中。
崔楷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他赌对了,山野莽夫终是成不了大器。
“陛下。”崔楷行至阶前,恭敬行礼。他虽打心底里瞧不上这位独断强硬的帝王,但忌惮与胆怯也不是装出来的。
陛下不苟言笑,对他倒也客气,“大人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