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1页)
原来郡主并非对他有意,向瑾本该松一口气,可却愈加堵心堵肺,怅然若失。此事但凡多一个知情者,势必要以为他是因着姑娘家拈酸吃醋。实则,也的确算得上呷醋,只是无人猜得到因由罢了。
“人家纤纤弱质,冒险求到你面前,举手之劳,大丈夫怎可敷衍塞责?”
“你傻不傻,普天之下,哪有为情敌传情达意的道理?”
“瞧她主仆二人行事,必是走投无路,何况看在老王爷的面上,也不该袖手旁观。”
“若所求其他,皆义不容辞,为何偏偏是这一桩?你才刚理清自己的那点儿心思,自己尚且瞻前顾后。”
“男欢女爱之事,各凭本事,欺瞒阻碍,乃小人行径。向瑾,你心虚不心虚?”
“心虚又如何,那人本就心悦女子。若是横地里再杀出个才华横溢的美貌郡主,还有你什么事?”
心里两个小人吵得不可开交,向瑾的脑袋要炸了。始料不及,迎面撞上来寻他的荣国公夫人。
崔嫣气急败坏,“馨宁那孩子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向瑾踟蹰片刻,自家嫂嫂寻来,自是得知端倪,他没理由隐瞒。若郡主果真遇到难处,女子内宅之事,夫人插手起来也比他合适。小世子将心一横,确认左右无人,对崔嫣和盘托出。
荣国公夫人面色凝重,沉吟稍许,“将那荷包给我,瑞亲王府上下错综复杂,我会寻机与陛下分说。”
向瑾迟疑须臾,递了过去。崔嫣接过的瞬间,他心里空茫茫的,侥幸与愧疚交错往复,一时理不清是非对错。
“太后,成了。”李嬷嬷眉飞色舞,“崔氏眼里哪容得下一点沙子,据说回府之后便将那荷包剪得粉碎。急怒之下,”她下意识往外瞧了瞧,“貌似动了胎气,来不及请宫中的杜院判,夜半喊了崔府里伺候了几十年的驻府大夫过去。”
刘氏慎之又慎,“既然是崔家的老人,必然忠心。”
李嬷嬷窃笑,“芙柳心思缜密,绝不会打草惊蛇,您放心。她压根就未起收买的心思,只不过借着日常打理府务之机,多有照拂。这位老大夫是在芙柳诊出身孕之后,崔大人特地从本家叫来专事照顾她的,平日里并不替崔氏请脉。若非此番事发突然,大抵崔氏也信任自家家仆,方才寻人过去。那大夫守口如瓶,并不多言。幸亏芙柳心细,让人将药渣偷偷收了起来。我着人验过了,大夫给崔氏熬煮的药汤,与给芙柳服用的安胎汤剂一脉相承,千真万确乃孕妇所用,绝错不了。”
刘氏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事不宜迟。”
李嬷嬷反倒顿了顿,“这么多年咱们都熬下来了,何不等瓜熟蒂落,万无一失?”
太后嗤声,“军中武将最重声名,飞鹰军现下知晓,一切尚有挽回的余地,他们便是拼死也要护住荣国公府的声名。一旦事情败露,传开来去,则无可挽回,届时,人心难测,怕是有人会打退堂鼓。”
李嬷嬷连连点头,“论揣摩人心,您若是认第二,则天下无首。”
与此同时,雪庐之中,无一接过陛下过目的信签,随手扔到火盆里。
“刘氏那毒妇真是长了一百个心眼子,”无一鄙夷,“竟想到利用人家小姑娘来下套试探,缺德不缺德?亏得夫人警觉,将计就计,这回她算是深信不疑了。消息送出去,不出几个月,西北那边一定会有动静。”
皇帝正在亲手打磨着箭矢,并未搭言。
无一喋喋不休,“您说,瑞老王爷那样仁心仁义,怎么生出个眼瞎心盲的儿子来?且不说投靠刘氏与康王本就目光短浅,单是将兄长唯一的遗孤送出去讨好太后,就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成景泽闻言,手中动作停了停,“老王爷年轻时也曾征战四方,大约是无暇管教子弟。”
“切,”无一不屑,“咱们哪一个不是天生,阿姊养的,亦无父母教养管束,谁还黑了心肝不成?还有,远的不说,就咱这儿院里,小世子亦幼年丧母,父兄常年在外,听福安讲,莫说平日,便是多少个年节也都是他二人在府中相依为命地过。两个孩子不是皆未长歪,又乖顺又懂事。”
陛下放下羽箭,眉梢微动。便是太乖顺太懂事了些,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不见主动上心。也怪他思虑不周,令刘氏钻了空子,整出这么一档子岔头来。以向瑾那样谨慎隐忍的性子,定是束手束脚,避免再生事端,彻底歇了心思。
“之前的生辰礼送过去了吗?”陛下问。
无一颇为无语,“都过去大半个月了,您才想起来问。”暗卫头子挠头,“话说世子近来好像有心事似的,那日我送礼过去,也不见他像过去那般欣喜。而且,”他扒拉着手指头,“这都好几日了,早晚也不曾过来。”无一一拍大腿,“对了,就是从您回来那日起,就没见世子来过。”
皇帝:“……”干我何事?
“主子,不是您把人家孩子得罪了吧?”
成景泽莫名,“……没有。”
“那可说不准,您是幸好话少,不然不知要开罪多少人。”无一没大没小地朝背景板一般的无二撇了撇嘴,“老二,你说是不是?”
无二想了想,难得一本正经地搭茬,“主子如今是皇帝,无所谓。”
成景泽淡淡地瞪了二人一眼,拾起箭矢,继续打磨。
无一指着无二闷笑,“你小子……”
午后,书房中,向瑾一如既往地勤勉好学,不复之前偶尔的神思不属,甚至刻苦得有些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