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酒令(第4页)
李玉娘柔声向娘子们解释雅令的规则。
“若是一炷香到了还未答上来,便要罚酒,或为在座的娘子们展示一样才艺。此次雅令,妾斗胆做一回明府,娘子们答得好与不好,都交由妾来决断,不知可否?”
娘子们纷纷摇头,都没有意见。
见状,李玉娘笑着颔首。
芊芊玉手捧着竹筒,轻轻摇晃,不多时一支竹签便从里面掉了出来。
她捏起竹签,看了眼上面的字:“春”。
随即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香花美酒醉佳人,怎料今朝不是春。”
说罢,一旁小丫鬟上前为她斟了杯酒。
李玉娘放下手里的竹签,端起酒杯,双唇稍沾。
随即起身,恭敬地将手里的令签筒递给坐在旁边的人。
“公主,请。”
“……”
周沛一和其他娘子一样,还在品味李玉娘方才作的诗。
哪成想,转眼就轮到她了。
她只能硬着头皮接过令签筒,轻轻一摇,竹签便从竹筒里飞出来,掉在面前的案几上。
拾起一看,竹签上用朱砂写着小篆,只有一字——“竹”。
周沛一松了口气,好在抽中的并不难。
于是毫不犹豫地答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李玉娘笑着点点头,正待开口,不想有娘子起身问道:“诗中无‘竹’,这难道也算对?”
周沛一循声看去,发现是个面生的娘子。
但她并不辩解,转头看向“明府”。
明府就是雅令中负责判定诗词是否切题和韵的“判官”。
李玉娘道:“妾以为,公主所说的这首诗,诗中虽无‘竹’,但又处处是‘竹’。不止各位娘子以为如何?”
稍静片刻,江二娘起身道:“李娘子说得有理。刘彦和著《文心雕龙》一书有道是‘言外之意’一说,公主殿下这首《竹石》,诗句中虽无一‘竹’字,但言外之意本就是赞竹之秉性坚韧,如何不能算切题呢?”
……
武将家的娘子们终归不擅长此道。
在座只有几位娘子,在江二娘说完后赞同地点头。
其他的娘子们都面露茫然,连所谓“刘彦和”是谁都不清楚,平日里也只粗浅背过几首诗罢了。
好在李玉娘判了周沛一答的诗切题无误,这便算过了。
周沛一松了口气。
但也因此错过了,她对面江三娘给丫鬟使的眼色。
护国公府寿宴,底下藏有暗潮涌动。
而周沛一,尚且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