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兰台(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凡不凡见青绿执意要进兰台,顿足道:“小二,你何苦要去受那份罪,既受上司荼毒又受官员孤立。”

青绿眼珠子转了转,不给大哥摆出点大道理估计过不了他这一关,便将大哥拉进房内,拿起《韩非子》最后一册递到他手上:“大哥你看娘的备注,或许她在冥冥之中也希望我去一探究竟吧。”

凡不凡看了一眼手里的简牍,对她摊牌:“监察之路异常艰辛,归伯父便是前车之鉴。人皆怕你恨你,到了最后只剩下你孑然一身孤独前行。”

青绿低头默了一默,轻声道:“前行的路无论多么黑暗和崎岖,多少风吹雨打,多少孤独委屈,总会有人同行。也许不多,但一定有,萤火之光,已足够温暖。”抬起头,目光坚定,“大哥你不必再劝,我已决定,翌日便进兰台。”

凡不凡明白多劝无益,长叹一声,转而目光炯炯看着她:“既决定入职,记住,你我皆凡家儿女,便当全力以赴,不能半途而废,不能给爹娘丢脸。”

青绿汗颜,大哥随时都能上纲上线,让人有些不堪重负,只得严肃认真地点头答应:“好。”

菡萏池里的菡萏正在开枝散叶,碧绿的荷叶袅袅婷婷,风仪玉立,晨风吹过,有映着阳光的五彩小水珠从荷叶上慢慢滚落,青绿在池旁呆呆看了一会蜻蜓点水,下了最后的决心踏进了兰台。

这是一座大型封闭式院落,东西五丈、南北三丈,一堵南北向的隔墙将院落分成东、西两部分,称东院和西院。

东院有北门和西门,北门位于东北角,为进出东院的“后门”,门外东侧有一小院,内有水井及种有黄瓜。西门位于西南角,为沟通东院与西院的门道。院内南北各有一排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长方形房屋。

西院只有南门,位于西院东南角,是西院主要通道,也是兰台的主要门道,门道面阔、进深近丈长,内设门房。院内南北各有一排八间大正房。

两院南北两排房屋之间均有天井及凉亭,四周有回廊相连。

青绿在门房处递交了令牌,候了片刻,便有一名神色和蔼自称管事的陆姓中年男子迎了出来,青绿注意到他走路时左右脚高低不平。

青绿朝他福了一福,口称:“青绿见过陆叔。”

跛脚陆叔领着青绿边往里走边道:“兰台人手一直短缺,姑娘来了便好,董中丞安排姑娘任主薄,在他身边记事。近日他不在兰台,姑娘便先熟悉环境,掌握御史庶务要素,相应文书我已放在姑娘书房,每日姑娘离开之时,须锁入密柜。”

青绿忙道:“有劳陆叔,青绿记住了。”

陆叔带她穿过门房,指着右边一个虚掩着的门笑道:“姑娘的书房在东院。我先带你看看西院。”

他领青绿顺着左廊道边走边说:“朝廷现有御史三十人,皆戴法冠,衙署便是宫外的御史大夫府;侍御史十五人,统一绣服,衙署为兰台。御史府与兰台一堵宫墙之隔,宿庐皆在石渠门外。兰台还有掌管公文处理的掾、属、令等吏员及卫士、打杂宦者共四五十人,均在西院。”

青绿所过之处不时冒出几名年轻吏员的脑袋,盯着她快速认真地审视几眼,便又缩回屋内,不说话只是失望摇头。

昨日他们便听闻兰台要来一名女子,消息可谓劲爆。

因为兰台从来都是男人的领地,用他们的话说便是连蚊子都是公的,好不容易盼来一名异性,便都希望她貌若天仙,每日看着养养眼。

孰料一见之下却大失所望,不过是一名还没长开的黑瘦小姑娘,董中丞脑子有坑么?挑这么个不起眼的。

也罢,有胜于无,自老主薄告老还乡后,为着这个主簿之职,董中丞换了不下十人,无一人入得了他老人家法眼,他们这些临时充当主簿的,都被骂成了秃头,故无不盼着小姑娘能有过人之处,能够待的时间长一些。

于是又各各伸出脑袋,在自命不凡的神态下挤出笑脸对小姑娘的背影亲切行注目礼,哪叫啥?叫感情留人。

青绿凭第六感只觉着聚焦在背上的目光一阵凉一阵热,如芒剌在背,她偶一回头,便看见一堆齐刷刷迅速回缩的脑袋瓜。

青绿笑笑,将目光投向院中景物,但见一水的青石板地面,青灰色墙壁,攀附在隔墙上的迎春花开着灿烂的黄色花朵,给庭院增添了一抹亮色。

紧靠院墙种有青竹及芭蕉,墙下开一隙,有清泉灌入盘旋于竹下,流经东北角一座假山而入东院。再看假山,奇峰耸立,黛青色的山峦绵延起伏,似是看不见来处,望不到尽头,峰谷之间清泉逶迤,蜿蜒曲折。

青绿叹道:“此山竟比真的还好看。”

一直含蓄观察她的陆叔笑问:“姑娘见过实景?”

青绿回忆道:“我在零陵郡始安县呆过,回京乘船路过漓江段,这山水倒像是缩小了的漓江。”

陆叔语气里满满的自豪感:“那是陆叔的故乡。”顿了顿,多了一份他乡遇故人的亲切,“唉!我家女儿与你一般大,日日吵着要行走江湖,要做漓江仙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