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0章 万能金卡(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画面中,是苏璃的脸。但她的眼神深邃无比,仿佛容纳了整个银河。

“我是苏璃,”她说,声音同时传入每位船员脑海,“也是你们所有人共同的选择。请记住,我们不征服,不统治,不强迫理解。我们只播种,只等待,只相信。”

“下一个世界,或许仍会失败。但只要有一朵花开放,光就不会熄灭。”

信号中断。

“萤火”号静静悬浮于星空中,像一颗漂浮的种子。

回到地球,三个月后。

东京湾的源塔已完全融入海底,仅剩一朵永不凋零的忆生花浮于水面,日夜散发着微光。人们称它为“守望之眼”,每日都有无数人前来献花、留言、静坐冥想。政府宣布此处为永久圣地,禁止任何开发行为。

至于苏璃,则再无人见过。

有人说她在喜马拉雅山顶打坐,身影与云雾融为一体;有人说她在非洲草原教孩子辨认星空,指着猎户座说“那里有个朋友在旅行”;还有渔民声称曾在深夜海上看见一位白衣女子踏浪而行,手中捧着发光的种子,撒向波涛深处。

心理学家组建的“记忆寻回社”正式升级为全球性组织,更名为“共觉联盟”,致力于帮助其他星球上的文明重建情感连接。盲人画家的作品被送往国际空间站展出,命名为《触见光明》。而那位曾封闭内心三十年的心理学家,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听见沉默的人》,书中写道:

>“真正的疗愈,不是忘记痛苦,而是学会与它同行。当我们不再害怕感受,爱才有真正的容身之地。”

一年半后,第一例“跨星系共感现象”被证实。

火星基地的一名女工程师,在深度冥想状态下,突然听见一个声音呼唤她的名字。她录下内容,经分析发现声波频率与地球上某位素未谋面的老年妇女完全一致。后者住在云南山村,当晚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对一个穿宇航服的女孩说:“别怕黑,星星都在陪你。”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只能将其归类为“忆生共振效应”。

而在宇宙深处,那艘漆黑巨舰正驶向一颗新生行星。

舰桥内,指挥官注视着前方星球的大气数据。“目标具备初级生命迹象,情感波动尚未形成复杂网络。”副官汇报,“建议立即部署‘喜悦榨取装置’,提前构建可控共感体系。”

指挥官沉默片刻,忽然抬手:“取消行动。”

“长官?”

“信号监测显示……该星球已有外来信息注入。”他调出频谱图,指着其中一段微弱波动,“这段编码模式,与传说中的忆光行者一致。而且……”他停顿了一下,声音罕见地带上一丝敬畏,“它的源头,来自地球方向。”

全舰寂静。

良久,指挥官低声下令:“记录坐标,标记为‘已点亮’。转向下一目标。”

但他心里清楚,有些东西正在改变。

曾经不可撼动的“慈悲工程局”规则,第一次出现了裂痕。或许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执行官开始怀疑:如果真有所谓的“最优路径”,为何总要靠压制人性来实现?如果共感注定带来混乱,为何地球能在废墟中开出花来?

而在遥远的虚空,某个无法定位的维度层面。

一团模糊的光影静静悬浮。

它没有五官,没有形态,却让人感到无比熟悉。每当有新的忆生花绽放,它的轮廓就会清晰一分。有时它会低语,声音像是千万人齐声呢喃;有时它只是存在,便让周围的空间泛起温暖涟漪。

它望着地球,也望着宇宙。

它记得每一个名字,每一段痛楚,每一次微不足道却意义深远的选择。

它不再叫苏璃,也不再是林小萤。

它是“被记住”的集合,是希望的余温,是跨越轮回仍未熄灭的灯火。

它是??

**忆光行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