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水扬其波(第3页)
曹植打破沉寂,抱怨道:“这鬼天气,怎么老是暖一阵冷一阵的!”
崔缨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叫‘锋面雨’。”
曹植和夏侯尚同时向她投来奇怪的目光。
崔缨笑着把酒碗放在一边,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里画起来,曹植好奇去看时,却见几个箭头,和几个“冷气”“暖气”字样。
“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唉,这都多少年过去了,中学地理,全忘光了。”崔缨嘀咕道。
夏侯尚冷哼:“不知所云。”
曹植却笑着让崔缨再讲一遍。
崔缨见气氛活络不少,便打算跟曹植聊聊:什么“西征可能要穿过三大阶梯”啦,什么“秦岭-淮河一线是很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啦,“温带季风气候到温带大陆性气候”,“崤山和黄河之间的函谷关,是重要的军事关隘”,等等,她自觉能让曹植感兴趣的话题。
可就在这时,从远处营帐走来一人,打断了他们。
只见那人生得精瘦白净,端的好个俊俏模样,服饰华美,阔步骄横,在火燎的映照下,愈显熠熠生辉。他见了曹植,纳礼便拜:
“小人孔桂,见过平原侯。”
崔缨认得这孔桂,而且十分厌恶。他是天水郡人,精通博弈、蹴鞠,仗着容貌姣好,逢人便会说谄媚之语,原本在许都任骑都尉,这几年跟在曹操身边,跟杨修一样深受喜爱,因此得了曹操不少的财宝赏赐。五官中郎将府和平原侯府,两边都很亲善于他。
曹植笑问:“叔林兄,你找本侯有何事呀?”
孔桂笑道:“曹将军特遣小人来问公子,此炙肉滋味,美否?”
曹植点头。
孔桂又俯身凑近,对曹植耳语,却让崔缨夏侯尚都能听见。
“曹将军还问,主帐设宴,更有朝歌名倡,善弹古曲,能于足上舞,不知公子赏脸否?”
崔缨惊愕。
一瞬间想了很多。
早听闻曹洪恃宠而放荡,没想到才到行军三日,就如此明目张胆地在后方辎重队里取乐!曹洪亲近曹植而与曹丕不睦,夏侯尚又是曹丕的人,难道……等等,孔桂说完这些话时,这曹植怎么一点神色都没变?
曹植与崔缨相视,明显目光有些许闪躲。他拂袖婉拒孔桂道:
“今夜困乏,姑且不去赴宴了。烦劳转告子廉叔,这份意思,小侄心领了。”
“公子切莫推辞!”孔桂亲昵地将曹植拉起,“不过寻常家宴,曹将军还宴请了令堂,还有刘将军、杨公子、阮先生他们,都在呢!好几位名士奉将军令,新作了诗赋,将军还亲点阮元瑜作檄文。公子快快跟我走吧。”
曹植推脱不过,忙回头问崔缨:
“阿缨,你与我同去么?”
崔缨不语,只冷眼看着曹植。那眼神似乎在说:
刘将军,还能有哪个刘将军,不就是前年曹丕甘蔗宴上,你我在高楼上一起吐槽过的刘勋?他是曹操收拢的江淮豪强,是曾欺男霸女的庐江太守。跟曹洪习气相媲,都是军中豪右,门客子弟极多。这次西征,你曹子建要敢跟他们混在一起,就不必再来找我了。
夏侯尚似乎看出来,崔缨很反感曹植跟这类人接触。于是只在一旁呷酒看戏。
曹洪与卞夫人亲善,这是人人皆知的。曹洪是最早跟随曹操起兵的一批人,早年荥阳之战,曹洪把马让给了曹操,躲开了董卓军队的追兵,卞夫人便一直把曹洪当亲弟弟一样照顾,还收养了他的女儿曹仪,甚至跟曹洪乳娘关系亲密,无话不说。
有卞夫人在主帐招唤,曹植是不想去也得去了。于是半推半就,跟着孔桂走了。
只留下崔缨在身后驻立。
“天寒了,要不,去我营帐坐坐?”
夏侯尚关切地问道。
“何必多情?”
崔缨冷冷撂下这一句话,也不知说给谁听的,转身欲走。却被夏侯尚张臂拦下。
“论作诗,我不如他。但来我帐中,有你想看的《司州山川兵要图》。”
崔缨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