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060(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虞晚思考几秒,认真回答:“项目合同定下来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公司里的同事帮助我很多,只不过我是第一次领导团队,我的想法难免会影响其他人的判断,我害怕自己做不好,给公司带来损失,也怕做不好,老板你下次不会再让我负责项目。”

她只是处理一个项目就开始头疼,过程中的决策更是让她纠结反复,就像是一个手持资金,不知该何时购入股票何时抛售股票的人,既怕无法利益最大化,又怕因为一时犹豫赔得血本无归。

在这个过程中,虞晚愈发佩服老板的能力。

经营偌大的一个集团,每日查阅审批的项目文件没有几百个也有几十个,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要如何判断一个项目值不值得投资,值不值得扶持呢?

好比傅氏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安速。

汽油车盛行的年代,新能源车只是作为公共交通被人提及,彰显科技的进步之处,个人用户鲜少关注,更别提购买,网上鼓吹新能源车是个废物车的大有人在。

但傅知尧在进入傅氏前就大力支持父母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打造新能源汽车品牌。

那时的老板刚满十六岁没多久,还在读高一,老板父母在面对采访时颇为骄傲地提起傅知尧,问及傅知尧在哪里,能不能让他出来接受采访,就说孩子在海岛上冲浪,享受他的十六岁,很遗憾没有时间。

现在,安速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在所有新能源汽车之首,庞大的利润让无数同行眼红,还有大批最开始不愿意研发新能源汽车的老牌汽车品牌下场凑热闹,可惜进场时间太晚,品牌效应加成不够,销量惨不忍睹,最后因亏损严重,遗憾宣告退出新能源领域。

虞晚先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是头猪都能飞起来。

现实中,很多人不知道风从哪里来,也不知道站在哪股风旁能飞起来,更别提个人眼光和时代局限,敢于冒险的人少之又少,能成功的都是少数,幸存者偏差让大家过分关注成功的人,忽略那些被时代洪流拍打在岸上的人。

傅知尧则不同,他意志坚定不动摇,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战略眼光具有前瞻性,短期决策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制定集团发展蓝图,有孤掷一注的决心也坚持脚踏实前行。

这点从公司财务报表上就能看出来,如何合理避税这句话深深刻进财务部脑子里。

虽然对老板将项目问都不问就丢给自己颇有怨念,但虞晚必须承认,得知老板回公司,她的安心多于埋怨,甚至有种无论她这次把项目搞砸到何种程度老板都能力挽狂澜。

傅知尧靠坐在老板椅上,耐心听虞晚说完,骨节分明的手指微屈抵在太阳穴附近,轻笑一声,好整以暇开口:“虞晚,你这话说得挺迟的,要是真对项目没兴趣,真对自己没信心,为什么不在上周我将项目交给你的时候提出来,我还能及时调整,让其他有经验的人接手项目。”

虞晚微微一怔。

是啊,如果她对自己不自信,认为自己做不好项目,她可以在一开始就婉拒老板,老板难不成会强行压她去做项目吗?

这个时候才说害怕,多少有点马后炮的意思,再惶恐不安她不也硬着头皮逼自己完成了。

如果说这是一份满分为一百的试卷,那她至少有六十分,及格了,从老板的态度看,或许她的分数比六十分的及格线还要高一些?

否则在发现她汇报文件里的错误,早该将文件扔到她面前,将她臭骂一顿,不是吗?

那她能不能再进步一点,从六十分到七十分,一点点将剩余的分数不上,争取教出一份满分答卷呢。

傅知尧没打断虞晚的思考,片刻,看了眼腕表,悠悠提醒:“虞秘书,距离会议开始还有六分钟。”

虞晚回神,眼眸明亮地向傅知尧道谢:“谢谢老板指正,那我先去检查会议室。”

离开前,虞晚转过脸:“对了老板,我已经订了楼下咖啡厅的冰拿铁,稍后我会帮你拿到会议室,如果你想喝热水,我也准备好了,您可以随意选。”

“好。”

门合上,傅知尧眼睑低垂,看着面前的文件,眼睫下笑意一闪而过。

第53章

这是虞晚第二次在会议上汇报工作。

可能是在项目中需要和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虞晚脸皮修炼得更厚了些,比一次汇报时更从容自在。

本次项目也是团队合作,虞晚在汇报过程中简要带过自己做的事情,主要提到其他对合同签订帮助颇多的部门。

傅知尧坐在长桌首位上,虞晚说的时候,敛眸轻扫过那些部门领导。

能坐到总监这个职位,喜怒不形于色是最基本的,几位总监面上端正严肃,一副他们只是做了分内事情的泰然。

可惜傅知尧听得见心声。

综合众人心声传达出的想法,可以看出,尽管虞晚在拍马屁这块使用的话术十分低级,但虞晚那张脸极具说服力。

老实人说话,假的也像是真的。

更何况,虞晚是真心实意。

他收回视线,无意扫到全程垂着眼的关彦轩,从虞晚起身汇报开始他似乎就没怎么抬过头。

但关彦轩本就不是个话多的人,傅知尧很少捕捉到他的心声,这样的人,可以用渊思寂虑、内敛稳重来形容,也可以用城府深沉、心怀叵测来形容。

目前看来,关彦轩是前者,傅知尧有意培养他,再锻炼个两年,就让他去分公司任职。

关彦轩还不知道自己被傅知尧盯上了,听着虞晚的汇报,时不时在纸上写几个字。

章节目录